我自己算是一个比较有计划的人,放暑假之前早早就规划好了自己暑假2个月的安排,但是对于本次暑假来说,我最大的意外应该是参加了《中国教育报》的读书会。虽然没有在我的计划之内,但是当我在不经意间看到这样的招募时我却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了,我的内心告诉我不能失去这样难得的机会,因为这次读书会主办方是由《中国教育报》,第一期的领读老师还是我久仰已久的学者型领导常生龙老师。
回首本次意外参加的读书会,我庆幸自己的这次决定实在是太对了,因为这是我参加过的最有深度的一次专业读书会,也是收获最大的一次读书会,它让我刷新了对于读书会以及名师导读的印象,体会到了由名师引领一个月带来的巨大收获。它对我深度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深度的共读形式体验、深度的专业概念理解、深度的榜样作用影响
一、深度的共读形式体验
1.名师引领的学习共同体。
本次的读书会由2次讲座和21天语音领读以及群内每天的互动组成,6月28日常老师导读的《静悄悄的革命》读书会在讲座《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中开始,大家陆续入群后我们在等待书本到来的日子里开始学习常老师发上来的语音以及常老师曾经书写的有关《静悄悄的革命》相关的文章,接下来就是每天早上6点由读书会负责的潘唯女老师上传常老师的语音导读和今天的学习任务,大家根据任务学习单在小程序中进行打卡学习。
群内的学习互动氛围真是特别的浓厚,领读常老师除了每天的语音领读外,还会每天去关注几百人的的打卡记录进行留言和回复,并且经常在关注大家的疑问,在群内和大家进行互动答疑;组织者潘老师会及时解答大家的疑问,并且在各种互动方式征求大家的意见,现在再去回看群内的留言,还是心生感动。
最难能可贵的是组织老师还会鼓励大家将自己在阅读中感到疑惑的问题发在群里,有的是常老师进行答疑,有些是群内的学友进行答疑解惑,在这样的学习群中我真正感受到这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大家不用担心你提出的问题会被人嘲笑,也不用担心你提出的问题会被忽略,这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佐藤学书中所说的“润泽的教室”,相信群内的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
2.“学习方法”的学习。
(1)将书读薄。阅读书籍收获最大的就是输出,输出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将书中内容概括的讲出来,也就是“如何把书读薄”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看了常老师的读书笔记后我有了很深刻的感受,常老师在7月25日在群里分享的读书心得《建设润泽的教室·读《静悄悄的革命》以及平常分享的语音中归纳了登山型课程5个特征和2个价值与意义,学习共同体的3个基本的特点和“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应该聚焦于如下三个中心任务,这是自己读书本可能想不到归纳的地方,但是在常老师的分享中我看到了他的这种读书归纳的方法,可以在以后的阅读中进行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正契合了《静悄悄的革命》中综合学习的其中一项意义——学习“学习方法”的学习。
(2)将书读厚。常老师分享的3篇文章分别从带领学校进行变革的路径、自己的改变以及建设润泽的教室的角度进行了文章的书写,从中可以看出常老师受了书本的启发将书中的理念在学校中进行了实践,真正将书本内容落地,这是一种将书读厚的最真实的写照。
(3)带着问题读书。这次读书最能体现“学习共同体”的地方,我想应该是群内边读书边提问边答疑的氛围吧!譬如在共读的第5天,很多的老师都反映对于“被动的主体性——应对”如何 理解很困惑,于是在第6天的早上,常老师就在早上的语音中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答,让我们一下子都能明白这个词的含义;在阅读时我对于课程建设有疑问时,我将自己的问题发到大群内,就有张振华老师和刁良彦老师进行了解答。这样的学习在群内每天都在发生着,这种带着轻松的心情提出疑问,然后有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读书方式让人收获巨大。
二、深度的专业概念理解
1.建设润泽的教室
(1)什么是润泽的教室?书中提到“润泽”表示的意思是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感觉;建设“润泽的教室”就是强调要在教室里营造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相互倾听的人际关系。这个要求正好对应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为幼儿创造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
(2)什么不是润泽的教室?与之对应的是“主体性神话”的教室,如那些吵吵闹闹、发出怪声的教室;那些仅仅是白热化的发言竞争,学生表面活跃的不断叫着“是的”,高高的举手的教室;那些空气沉闷、学生的身体坐得笔直笔直的教室。并且对学校的责任进行了定义:每个学生自己制定计划、自己独立学习的方式不是学校应组织的学习方式。
(3)如何实现润泽的教室?首先追求教和学的最佳形态——“被动的能动性——应对”。要实现“被动的能动性——应对”的教学形态教师要做到2点:倾听和理解。
教师要意识到倾听比发言重要,对于倾听,佐藤学有一个很形象比喻“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的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愉悦的。”;其次就是教师要学会理解,这里的理解分为2个层次,粗浅的理解就是“理解了意思的理解”,更深层次的理解方式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不简单”“真有趣呀”等共感共鸣。如果老师能够做到第二层次的理解,那这样的教室将是多么的“润泽”呀!
其次开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以学为中心的教学首先要构筑一种新型的关系为出发点,就是“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也就是3种对话:与物与教材的对话、与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与自我与自身的对话;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教师的活动主要有2类:“服装裁剪”和“交响乐团”式的学习。这里的“服装裁剪”我认为正像孔子所说的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而“交响乐团”就是鼓励孩子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产生更多的新的想法和共鸣。
2.关于“学习共同体的学校”
什么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佐藤学在书中提到:是指在这样的学校里不仅学生们相互学习、成长,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也相互学习、提高,家长和市民也参加学习、共同发展。
看到这样的介绍,我想起了我们学前教育领域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这正是佐藤学提出的学习共同体学校的要求,就是将家长、社区等各方面的资源发动起来,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家长现在参与的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家长助教”,就是有时间的家长进入到幼儿园用他们擅长的方式给孩子们上课,如:清明节包青团,“家长故事团”;还有的家长利用自己的职业特长进行助教,如:医生、警察、消防员等介绍自己的职业或者带孩子进行相关的体验。
佐藤学认为,“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应该聚焦于如下三个中心任务:一是着力建设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二是促进教师成为教育专家,引导教师之间形成同伴互助式的团队。三是家长和社区中热心教育的人士能够顺利地参与到学校、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正如书中所说的要形成“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家长要从“参观”到“参与”,如果要更好的做好“学习共同体学校”建设的工作,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多。
3.创建登山型课程
什么是登山型课程?根据教育内容与学习者的关系,佐滕学把课程区分性质不同的两种样式来阐述。构成课程的第一样式是“阶梯型”课程,是追求效率性与生产性的样式。其教育内容与学习活动是瞄准最终目标,划分好小步子,然后引导学习者朝最终目标步步攀升来加以组织的。从现行学校教育的面貌来看,“阶梯型”的特征是容易理解的。这种特征在于,步步攀升的过程是单向地、线性式地规定了的,一旦在某一级踏空了,就会导致 “掉队”。
“登山型”课程的特征在于, 以大的主题(山)为中心,准备好若干学习的途径(登山路线)。“阶梯型”课程以“目标—成就—评价”为单位组织单元,而“登山型”课 程则以“主题—经验—表达”为单位组织单元。在“登山型”课程中, 目标的达成被视为价值。在“登山型”课程中,达到顶峰是目标,但其 4 / 5价值在于登山本身的体验及其快乐。在“登山型”课程中,能够选择自 己的道路,以自己的方法、自己的速度登山,随着一步步的攀登,视野 开阔,其趣无穷。即便不能攀登顶峰,也可以享受攀登过程中有意义的体验。而且,只要不选择危险的道路,就不至于像“阶梯型”那样败下阵来。登山型课程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多途径通达目的地,改变单一路径达到教学目标的做法。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登山伙伴关系。伙伴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一起活动的。教师作为其中年长的、有经验的一员,在登山过程中起到导引、帮助同伴的作用。作为学生的同伴同样会帮助他一起进步。显然,“阶梯型”的课程强调的是重结论的教学,而“登山型”的课程不仅重视结论,而且强调过程。
登山型课程的2个意义:进行公民教育和“学习‘学习’方法”。
登山型课程课程建设有2条基本的路径:(1)对现有的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处置,将学习内容进行建构与重组,把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融入其中;(2)设置专门的综合学习课程,精心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个学习主题,构建起具有内在联系的体现思维不断进阶的一个个思维模块。
登山型课程的5个特点:(1)没有只有唯一答案的学习(2)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的(3)从现实出发开展的学习(4)是基于实践的学习(5)是课程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的
三、深度的榜样作用影响
1.写作的风格
(1)简洁明了的文风。看了常老师的几篇文章后,我发现常老师的写作风格非常值得借鉴,因为他的文风简洁明了直入主题,如:《一盏灯,引领我探索变革之路》一文中开头就点题,从航行的标灯到教师的灯再具体到自己的明灯,3句话就引到自己要介绍的内容。
(2)高度提炼的思路。同样是读一本书,常老师就能将书中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将书中不清晰的内容进行串联,变成自己的理解,这是我以后需要着重进行练习的方面。
2.立志的榜样
常老师在文章《我的静悄悄的革命》一文中提到他为自己设置了“四个一工程”:每天上一节课或者听一节课;每天思考一个教育的或者社会问题;每天写1000字以上的随笔;每周读一本书。这个“四个一工程”对很多老师都有很大的触动,潘唯女老师提到她就是受了常老师的影响开始自己的“四个一工程”,后来写出了自己的多本教育专著。
我想,我达不到常老师和潘老师那样的高度,但是也可以给自己设置个人专业发展的“四个一工程”:1.每月读1本专业书(帮助幼儿教师成长的书籍);2.每天写1篇1000字以上的教育随笔(幼儿园的教育故事、个人成长、教师成长、孩子教育);3.每天思考一个教育或社会问题(教育新闻、社会热点);4.每月上一节高质量教学活动(或者观察记录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孩子或者一个游戏)。
本次为期一个月的阅读之旅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共读群中的互动并没有结束,很多老师借由着这次的学习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学习,有的购买了佐藤学的著作《教室的挑战》等书籍,有的购买了常生龙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给教师的5把钥匙》《教师阅读那些事儿》等这些书籍,我也购买了常生龙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1.2、《教师阅读那些事儿》这3本书,并且在潘老师的分享《榜样的力量》中找到了自己后面奋斗的目标:花2-3年的时间阅读一系列的书籍,写一本帮助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我想这样的影响将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深度影响吧,而且这种影响将会更加深远,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个学习群也能够出一个潘唯女老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