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依稀中我似乎看到那个孤苦无依的女孩子站在小溪旁眺望,白塔冲塌又重建了,那个为她唱情歌的男子却一直没有回来,那唯一的“爱”让她期盼着彷徨着。
《边城》这部中篇小说是沈从文先生1931年完成的,此时正是他爱情事业双丰收的时期,他开始思索人性的本然,“真善美”。以他出生并长养的湘西小城为背景,写下了这部田园式的优美散文小说,《边城》的成功,也奠定了沈从文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有着如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与淳厚朴实的民风,翠翠就生活在小溪旁的白塔下,和她相依为命的是年迈的爷爷和一只大黄狗。爷爷以摆渡船为生,为人正直朴实重义气,又有着当地人以苦为乐的情趣,没事儿和老友们喝两盅酒,醉醺醺回家,怕翠翠生气带点小玩意哄孙女开心。虽然日子过得拮据,但爷孙俩的生活倒也是非常温情而快乐!
翠翠是沈从文笔下爱与美的化身。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
她就是爷爷活着的寄托与希望。“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
小镇上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老大天保,老二傩送,都和他们的父亲一样,善良强壮能干,又都爱上了翠翠。但翠翠早在两年前的端午赛龙舟时与傩送有一面之缘,内心早已产生了朦胧的爱意。
天保决定在这场爱情竞争中退出,离开家乡,却不慎溺水而亡。弟弟傩送因愧疚也远离家乡。
在一场暴雨中,白塔冲塌了,爷爷也死了。孤苦无依的翠翠守着渡船期待傩送的归来。
整部小说充满淡淡的忧伤,纵使那些青山绿水,那些繁华热闹的赛龙舟场面也都笼罩在淡淡的云烟里。清丽自然的人文气息犹如一幅江南水墨画。
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
这里每个人都重情重义,真诚相待,这是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自然之纯净,心灵之淳美,让人心生向往。
爷爷一生坎坷,唯一的女儿因为爱情撇下了老人和孩子,随那个兵去了另一个世界。老人再痛苦也认了,他说这是“天”的安排。他独自抚养孙女长大,但偶尔想起,眼神会充满心酸。孙女长大了,懂得了情歌中的缠绵,也开始期待爱情的降临,他为孙女的未来担忧着,到死估计也不瞑目吧。
最令人心疼的还是翠翠,从小没见过父母,和爷爷相依为命的长大,因为爷爷的爱以及淳朴民风的影响,翠翠美丽,活泼,善良,懂事又坚强。爱上了那个也爱她的男子,本该两情相悦,上天却没有眷顾她……爷爷不在了,那个世界上唯一疼她爱她的人走了,那个爱她的男子不知道经历了兄弟的生离死别还能否延续这份爱,她只能痴痴的等待,等待那唯一的希望……
整部小说没有太曲折的情节,却让人陷入淡淡的忧伤,这种情绪悠远绵长。这也是沈从文先生的高妙之处,将一个女孩子最初对爱情的朦胧,到后来的憧憬,向往,含羞的内心刻画的细致入微。如哀婉的音乐,如绵长的画卷,令人沉迷与陶醉。也因为这本书,让凤凰古城,让凭山临水的吊脚楼成为大家心目中向往的桃源,想去边城看看翠翠,看看那白塔和小溪边守望了几十年的渡船……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
汪曾祺说:“《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是最好的语言。除了鲁迅先生,谁的成就又能比得上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