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

“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端午的第一个意思,就是正午。另外,“端”有“初”的意思,因此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亦谓“端午”。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一 习俗

兰汤沐浴

古时民间有在端午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故亦有浴兰节之称,如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放纸鸢

放纸鸢即是放风筝,又称“放殃”,有“放晦气”,祈福消灾求吉呈祥的寓意,一般纸鸢上会画有吉祥图案或吉祥文字,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

佩戴香囊

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镶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拴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增,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悬艾

民间有俗语:家中三千艾,郎中不用来
端午是驱邪去病的好时机,在端午时,常使用药用花草,驱邪去病,五月艾草正值当季含艾油最多,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来驱赶霉运,带来好运。《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端午雨

北方老人常说:最怕端午节雨,不怕七月半鬼
端午下雨,南方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洗龙舟水能去晦气、带来吉祥。而北方认为端阳无雨是丰年,端午日雨,鬼旺人灾。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

躲端午

癞蛤蟆躲端午---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躲端午,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地方民俗,是旧时流传于中国北方中原的端午节习俗。古时北方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

除五毒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
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避五毒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北方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这才形成此习惯。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二 饮食

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最传统的食物,正因如此下美食遍地的时代,它也缺乏强竞争力。近年来在粽子的食材,大小,文化等多方面创新为它在美食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五芳斋在2022年推出的50g的小巧玲珑粽深得消费者的芳心,解决了多次吃麻烦的烦恼。在食材上,百花齐放,水果的、中药的、香葱、青柠芝士的等等不一而足。文化方面,广州花园酒店的端午礼盒中心,用广东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铜胎画珐琅云龙八宝盆”纹样为主要设计元素,穿行于彩云间的金龙,寓意富贵吉祥。礼盒外圈纹路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广州花园酒店大堂上方极具特色的“金龙戏珠藻井”建筑,向人传递深厚的龙文化底蕴。

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是指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也有其它说法,咸鸭蛋可以用黄豆替代。农历五月,江南人称五黄月。

端午千年,历久弥新,新时代,亦是新端午。端午,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承载着无数的悲喜。不知,你的端午又是如何的。不过年年岁岁,祝君端午安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端午这天似乎极易引发争议,之前是甜咸粽子之争,今天又出现端午快乐和端午安康的争论,因为有人说纪念屈原不能快乐,只能...
    人间南木阅读 1,254评论 0 1
  • 2018-6-18周一 今年端午节,我们一家三口回农村老家过,每到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都会陪女儿一起学习传统节日的...
    zhanghr55阅读 375评论 0 0
  • 附上个人书法,分别为楷书和篆书:百毒不侵(这句出自道家思想,却用在当下疫情,贴切)!端午安康!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
    散书斋阅读 293评论 0 2
  • 你 本是森林里 一棵竹子上 一片绿绿的叶子 而我 只是田野里 一株水稻上 一颗小小的糯米 …… 直到有一天 ...
    DYJ董园景阅读 300评论 0 0
  • 端午是夏季(午月)的开端,阴历五月天气湿热,多病毒疫疾,一直被古人认为是“恶月”,古人形容此间“五毒尽出”,蛇虫繁...
    海滨公园阅读 260评论 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