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训练营之13
注定要换个话题了,和今天的关键词没有关系。
还是照例流水记录儿子的学习生活。
军训之后正式进入中学学习生活没几天,小栋还没有适应初中生活的节奏和习惯。
说说挨打的事。
开学几天,挨打两次,挨批数次。
第一次挨打,因为自习课上不学习,玩铅笔刀、树叶。能想象得出来,没有监督和安排自习课,让小栋无所适从,不知干什么是好,一个树叶能玩上半天,这我完全是相信的。
第二次因为上课铃打响了还在教室喧哗。还像小学一样,听到上课铃响才汗淋淋地往教室飞奔,铃响完了还在那里高谈阔论。
挨训,因为上课听讲不专心。语文课上,前座同样调皮的同学偷偷弯下腰摸小栋的腿,俩人在老师眼皮底下纠缠,自然挨了老师点名。虽然后来老师说确实前座同学招惹他在先。但为什么人家非要去招惹你?而不去招惹更近的同桌邻座?小栋是这种遇事爱起哄凑热闹的,打闹开玩笑他从来都不失陪。像小瑞,他遇到此类事便会不屑一顾或表示极为厌烦,让对方自讨没趣。这一点,还真是小栋要学习的。
至于挨打,可是疼坏了小栋爷爷奶奶,不在跟前看不到就算了,真在眼前看到了,老头老太不住的埋怨老师的不对,说这不是法,特别是看到小栋胸上的指印,更是喋喋不休地抱怨。
我说小栋这样的皮货就是要整的,不给他个下马威他不知道厉害。但老头严肃的说,再打一次,我去找!
哈哈,让老头出山熊女婿去,那可有热闹可看了。
话说回来,小栋的习惯是要改一改的,至于挨了大姑父的打正确与否,这个不能过多的在他面前分析。只能就事论事,然后把他的精力引到学习上,多讨论课业、阅读之类的事,学习之外的诸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之类,少去提及,等他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获取知识上,问题便解决了。需要时间。
入学第一次考试,英语小测,95分。班上100分6位。有差距。看试卷,原因一是读题问题,没读完四个选项就草草下笔,选了貌似正确的B项,其实如果再继续看到最后,才发现D是正确的,但他只读到B,后面便放弃了。另外还有两道英译汉,it应该译成"它",小栋译为“这”。
诸如此类,看似可以忽略的问题,其实就是一种态度,进而成为一种能力,所谓“高分能力”,就是会的题目不失分或少失分。具有这种能力的人,之后步入工作岗位,干什么都不会马大哈。
这些习惯和能力,都需要慢慢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