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践行:
子游和妈妈用早餐前。
妈妈:子游,可以铺下餐垫吗?
子游:比较难啊,我铺不好。(现在的子游会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了)。
【我的感受: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类似的情况,也经常会以自己对孩子和对这件事情本身的了解,直接就会进入到“你说的你觉得难,实际上你就是不想干,你就是懒惰!”这样的心理模式中,对孩子的行为直接进行评判,总是视恶。在这样的模式下,直接就进入了情绪。
在情绪的模式下,匹配最多的就是抱怨、指责...这个时候,就完全忽略了或者根本就不想选择去认为,孩子这么说,真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他这么小的年龄,就真的是不会或者不太会,他觉得确实有点难,真的需要陪伴者陪伴他从不会到会,陪伴者需要言传身教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教会她们正确的方法。
其实,和任何人都一样,你对对方行为的解读方向,就直接决定了,面对问题,你是想解开这个问题,还是你选择对抗这个问题本身去抱怨指责问题中的这个人,把问题堵在这里,直接让自己让孩子向下。(这时,我又想到了那句话:你是选择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还是你选择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孩子说“比较难啊,我铺不好。”,一种情况是,孩子就是不会,还铺不好,铺桌垫的这个能力还没有学会;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会铺,他就是不想铺。
当面对这两种可能性的时候,首先,陪伴者要确认孩子内心的真实意思。确认过后再给予他需要的陪伴。在这个故事中,孩子的意思,就是感觉自己还不会,还铺不好,铺桌垫的这个能力还没有学会。
之前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都是在用头脑的知识来说教他们,最后让孩子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烦躁,孩子就会对妈妈越来越不服。
当我在嫌弃和抱怨对方懒惰的时候,其实实质是我懒得教他,我自己就是懒惰的。我看不见也不愿意面对我的懒惰,同时我又用嫌弃、抱怨、指责来掩饰我的懒惰。
来到自己身边的每一件事都是来试自己的,都是来让自己看见的。让你看见就是为了提醒你让你去解开的。这时,自己能做的就是解开它,解开就试过去了。而不是用情绪再给这件事打个结,自己再去做堵自己堵别人的事儿。】
妈妈:如果子游帮着一起铺好餐垫,这样,妈妈给子游煎好煎饼的时候,子游把餐垫也铺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开始我们幸福的早餐了。
子游立马去铺了餐垫,并铺得很好。可平时,子游也经常会哭嚷着说,我铺不好啊。
【孩子这样的行为也容易让自己认为,他就是不想干,他就是懒惰。这为自己的懒惰妥妥地找了借口。我就忘记了,他这么小的孩子,说难的时候,就是能力需要提升的时候,就是陪伴者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作为陪伴者,一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
正确的认知:
1.当孩子说难的时候,有可能是孩子想学习这项能力,又感觉有些吃力的时候。这个难,有可能是孩子心中的“难”,也有可能是孩子对这件事情或者事物认知的“难”,作为家长要陪伴孩子一起,克服孩子心中的这个“难”。
2.一个能力的成长是需要百千次的练习而获得的,每一次的陪伴,都要像第一次一样认真、耐心。
3.能力成长的第一步是先观察,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做,最后孩子单独做。陪伴孩子观察怎么做,再陪伴孩子一起做,再让孩子单独做,这样反复练习的过程,就是孩子把能力化在自己身上的过程。
4.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不会是很正常的,就是孩子不会,我们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5.是否能够正确解读孩子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背后正确的意,直接决定了孩子是向上还是向下。
姬老师的陪伴方法:
子游:比较难啊,我铺不好。
妈妈:你的意思是,铺这个餐垫有一点难,你感觉自己铺不好,是这个意思吗?
【孩子说“比较难啊,我铺不好。”姬老师说“你的意思是,铺这个餐垫有一点难,你感觉自己铺不好,是这个意思吗?”是在向子游确认他说的“比较难啊,我铺不好。”这句话确切的意思。】
子游:嗯。
【子游确认了这个解读。在这里可以确定,子游不是因为懒惰不想铺餐垫而不去铺,而是自己还不会,他是感觉自己铺不好,怕自己铺不好。】
妈妈:妈妈来给子游做一遍,子游来观察一下妈妈是怎么铺的,然后子游再来做一遍。
【在确认了子游的意思后,就需要陪伴子游学会铺餐垫这个能力。方法是妈妈把正确的方法做出来,做给孩子看。让孩子先观察妈妈怎么做,孩子在做的过程中陪伴孩子一起做,最后孩子自己做。】
子游:你铺一遍我也铺不好。
【子游的意思可能是这两种情况:1.你铺一遍我看一次也学不会,铺不好;2.我不想学。】
妈妈:你的意思是说,妈妈铺一遍,你看一次有可能也铺不好,是这个意思吗?
【子游说“你铺一遍我也铺不好”,老师说“你的意思是说,妈妈铺一遍,你看一次有可能也铺不好,是这个意思吗?”是老师继续向子游确认子游的意思。】
子游:嗯,这个可难,我就是不会铺啊?
【子游确认了这个解读。】
妈妈:子游看一遍,没学会,很正常啊!因为一个能力的成长,是需要百千次的练习而获得的。如果咱看一遍没学会,妈妈就再给子游做一遍,子游再看一遍,我们子游,一定可以学会铺垫子,因为我们子游通过百千次的练习已经具备了做乐高工作的能力,还学会了xx,还学会了xx,我相信,子游通过百千次地练习铺餐垫,一定也可以具备这个能力的。
【子游确认了这个解读后,就了解了子游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看一遍他学不会,不会铺。然后:1.首先肯定看一遍学不会是很正常的,因为一个能力的成长,是需要百千次的练习而获得的;2.再给子游做一遍,一次一次,一遍一遍陪伴他从不会到会。】
妈妈:当然,如果子游想要自己来试一遍,也是可以的。咱们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地看,练和修正,子游一定会学会的。妈妈先来给你做一遍,你来试试,如果你还不会,妈妈就再来一遍,你再来看着,妈妈小时候的每一个能力也是这样学会的呢。
【陪伴孩子从观察到自己动手做,妈妈需要一次次地去陪伴子游铺一遍,子游看一遍,子游做一遍,反复做,孩子反复地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妈妈对孩子的做到进行赞赏,让子游在做到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带给自己的价值和自信。当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妈妈足够的尊重、足够的耐心的时候,孩子也就具有了爱与耐心的能力。当孩子具有这个能力的时候,孩子自然也就具备了面对和学习他认为的“难”的事情的能力。陪伴的意义就在此。】
我们是现在开始呢?还是你洗一下脸再开始呢?【给孩子选择,1.是让孩子选择学习和练习的时间;2.也是陪伴孩子从内心开始确认,当我们觉得难的时候,就是能力需要提升的时候。能力提升的方法,就是需要百千次的练习。去学习和练习就可以做到。】
子游:现在/洗过脸开始。【当孩子做出选择的时候,也是孩子相信这个正知,并且去按这个正知开始做到的时候。孩子在妈妈的陪伴下,解开了心中的疑问,也学会了正确的方法,这个陪伴就是陪伴孩子向上走的。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体验到了学习之后带给他的好处,这个时候孩子才会喜欢学习、爱上学习,才会愿意让你带他学习。
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学习的能力,要想让孩子具有学习的能力,作为陪伴者,第一步要解决的是,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学习,学习对他有什么用,要让他知道,不是只让他头脑知道,而是在你和他一起学习的过程中,让他深刻地体验到那个身体所体验到的好处、喜悦和美好,这个时候你去教他知识和技能的时候,他会心甘情愿地跟着你学习,并且会愿意自动地向你学习。】
姬老师说给家长的话: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有可能会遇到很多他认为“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如何陪伴孩子解开他心中的难,是陪伴孩子成长的重点。
每一个妈妈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一个又一个能力。但每一个能力的成长都需要妈妈正确地去观察、去正确解读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的意。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不会是很正常的,孩子不会,我们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在这个故事中,妈妈需要一次次地去陪伴子游铺一遍,子游看一遍,子游做一遍,反复做,孩子反复地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妈妈对孩子的做到进行赞赏,让子游在做到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带给自己的价值和自信。
当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妈妈足够的尊重、足够的耐心的时候,孩子也就具有了爱与耐心的能力。当孩子具有这个能力的时候,孩子自然也就具备了面对和学习他认为的“难”的事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