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大师杭州仁和人氏,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生于望族世家。父名德监,号明斋先生,母周氏。初习儒业,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居俗家时,邻家有一老妪,日课佛号数千,大师问其所以,老妪答言:“先夫持佛名,临终时无疾而逝,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大师宿根深厚,闻语深为感动,信佛法之不可思议,遂寄心净土。曾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以自警策。后来因为父母相继去世,悲痛无比,由此对于佛家生死无常之理体会更深。于是与妻子汤氏诀别,决志出家修行,言之曰:“恩爱不常,生死莫代,吾往矣,汝自为计!”并作七笔勾词(表示世间名闻利养、儿女私情等等,一一舍去勾消,以明出家志向,其词分为七节故名之),遂于明朝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投西山无门寺性天和尚落发,在昭庆寺无尘玉律师处得受三坛具足大戒,此后便杖策游方,遍参四处贤善知识。北游五台,感文殊放光,入京师参访笑岩德宝禅师,亦有所省悟,在向东昌的归途上,忽闻樵楼之鼓声而大悟,并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
《七笔勾》 莲池大师
1.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
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
2.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手。
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
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3.身似疮疣,莫为儿孙做远忧。忆昔燕山窦,今日还存否?
嗏!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
因此把贵子兰孙一笔勾。
4.独站鳌头,漫说男儿得意秋。金印悬如斗,声势非长久。
嗏!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梦觉黄梁,一笑无何有。
因此把富贵功名一笔勾。
5.富比王候,你道欢时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尤倾覆。
嗏!淡饭胜珍馐,衲衣如绣;天地吾庐,大厦何须构。
因此把家舍田园一笔勾。
6.学海长流,文阵光芒射斗牛。百艺丛中走,斗酒诗千首。
嗏!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生死跟前,半时难相救。
因此把盖世文章一笔勾。
7.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稠。烟雨迷花柳,棋酒娱亲友。
嗏!眼底逞风流,苦归身后;可惜光阴,懡憀空回首。
因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