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梨花梧桐
“这把剑叫赤练,女孩子用这个就好了,像跳舞一样。”
“庄,这是你送我的第一件礼物。”
“也许,是最后一件。”
这是初中时我看《秦时明月》里面卫庄赤练的一段对话。以前的我,认为像类似把第一次说成最后一次是一种故作深沉的文学手法,但到后来,我明白了,没什么故作深沉,很多时候,你经历的第一次,也确确实实成为了你人生的最后一次。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会更为明显。
初中毕业后的暑假,我们几个同学进行的第一次聚会,一起去县城里的公园游玩,那时的交通尚未通顺,公交也不好挤,但大家都热情高涨,玩得很高兴。再之后,去了高中,文理分科,我们联系少了,知趣和时间上还差异,使得我们聚的机会也没有了,也就让上次的聚会同时也成为了最后一次聚会。
年轻时,我们曾说过“苟富贵,勿相忘”,到头来,也只是轻微一笑,问自己一句:“何富贵也?”。甚至走在路上见了面,不是陌生人,胜似陌生人。我们都有了新的圈子与朋友,没有了交集的旧友也自然不必打招呼了。尽管有些悲凉,但事实便是如此。
17岁时,我第一次和一个girl说了那样的话,或许我该感谢她的爽快,有些事,还真是长痛不如短痛,三年内,我和她再说的话,不超过5句,不是不想说,而是尴尬的不知如何开口。
高中毕业,同学聚会,她没来。
大学,我与她qq偶尔联系,我们也都长大了,也明白了那时的种种,成为了比普通朋友要稍微多一层感觉的朋友,至少我对她是这种感觉。
记得高中快毕业的那段时间,我们的班主任告诉我们,“当你们上了大学,就会发现,你们高中的同学,才是你真正的朋友”。这话,直白一点来说,就是大学没有靠谱的朋友,或者说靠谱的朋友少。是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旧友不能忘,新友还得交。
刚入大学时,我是个热情如火的新生,忙于各种组织和社团的活动,过多的重视了交际与“人脉”。
后来,也明白了,我经营的那些人脉,无非也就是“人名”,一个和我并没有什么关系的名字。
转校区前,我很不情愿转,我去找过导员,想问问为什么学校要转,但是,我其实也知道这已是大势所趋。
换了一个环境,到新校区后,原来校区的关系全部断了联系,逐渐经历的各种挫折与难处,也让人明白哪些人才是靠谱的朋友。
在我极度缺钱的时候,查遍了QQ列表,我能求援的也只有2个高中的好友。
难道这是这样吗?也不一定。
没什么人不如故,有些事,只能当事人自己去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