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物权意识,让他对自己的东西,无论是玩具衣服还是零食,都拥有掌控权。只有自己的东西得到别人的尊重,他才能学会尊重别人的东西,才能保有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界限。
B:如果他因此不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呢?
A:自己的东西当然是自己拥有决定权了,愿意或不愿意跟别人分享,都是他自己的决定。
B:这样的话,别人会不会觉得孩子很没礼貌,认为我们没有教育好孩子呢?
这样的对话,相信很多家长都有似曾相识之感。
倒不一定是有个不开眼的谁总和我们唱对台戏,很多时候A、B只是来自自己内心的两种声音:一方面,我们接受物权意识的重要性,希望孩子能够维护自己的东西,但同时也会担心孩子因为维护自己的物权,被认为不懂分享、不讲礼貌——若真是有个人站在对立面上,至少还有机会跟他争辩个是非黑白,内在的纠结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徒增烦恼。
想给孩子自由、让他拥有独立选择的权利;可如果别人说我溺爱、放纵、宠坏了孩子,该如何辩解?
想保护孩子的专注力、不在他认真做事的时候打扰他;可如果别人叫他他都不理,会不会被别人认为他没礼貌?
想在孩子以哭闹要挟的时候坚持原则、不妥协不生气;可如果别人认为我管教不力、没有家长权威怎么办?
你是否也经历过类似的纠结?明明是自己在养孩子,却总感觉处处掣肘——那些时时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对我们的育儿方式指指点点的“别人”,到底是谁?这段来自《与孩子合作》中的表述,相信会戳中很多爸爸妈妈的痛点:
“我怕别人……”这个句式,高频率的出现在中国父母的育儿活动中。他们对孩子这样说,对自己也是这样说。
“别人”是谁呢?可能是带孩子一起玩时遇到的小区邻居,可能是聚会时一起吃饭的亲朋好友,可能是孩子的同学,爸妈的同事,也可能是并不存在于彼时彼刻的场景中的人物。
他们虽然不在场,却被爸爸妈妈们相信,会对孩子某个行动采取不认同的、否定的态度,所以父母和孩子的观念与行为,要尽量符合假想中的那些“别人”可能规定出来的那些规则。“别人”并不真实具体,但他在中国父母的观念中,确实无处不在,随时会跳出来,借你之口,帮你管教自己的孩子。
总结一下,当我们在提到“别人”的时候,通常会默认:
1、“别人”不一定是某个具体形象,但他一定存在;
2、“别人”与我的观点对立,对于我和孩子的做法持反对态度;
3、“别人”的影响力很大,属于社会上的大多数;
4、“别人”无处不在,时刻关注着我的一言一行,随时等着抓我的小辫子。
天哪,这么一想,我们哪里是在养孩子?分明是被迫服徭役的壮丁劳工!身后有精明毒辣的监工盯着,任何一点点的疏忽都随时会被鞭子打在身上——难怪无论你是多么高端人才精英人士,一旦跻身父母之列都不可避免的变得焦虑!
中国家庭更多的倾向于采用集体主义的方式。孩子的自我发展不被鼓励,孩子的言行需要更符合“别人”的规则:
别的孩子都这样,所以你也得这样;
大家都如此,所以你得如此;
大家都这样,就你一个人不这样,别人会怎么看你?隐形的别人,随时充当一个重要的管教者,把孩子的言行,规范在一大套“假想”的规范中。
细想之下不难发现,在日常的语境中,我们提到的“别人”,常常会与其他一些表述交替混用:人家、大家、都——几经等价之后,“别人”的概念就在不经意间被偷换成了“社会主流”,也就是作者提到的“集体主义”。
或者说,当我们说“别人如何如何”时,其实是把自己放在了少数派的位置,与其说担心有人和我持不同意见,不如说是害怕自己的行为与社会主流背离。
然而,“社会主流”是个什么鬼?三百年前,“女子无才便是德”是社会主流;一百年前,“富贵天定尊卑有别”是社会主流;五十年前,吃大锅饭是社会主流——如今这些曾经的“主流”都已经被当做糟粕弃如敝履。
就算不看大方向上的历史变迁,仅仅把目光放在育儿上,“打是亲骂是爱”、把孩子送回老家让隔代老人养育、孩子不能跟大人平等说话否则就是“顶嘴”……也都曾被当做“主流”无人质疑——不过短短二十几年的功夫,整个社会的育儿观已经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并依然在以更快的速度不断迭代。否则作为新一代父母,我们这些“给孩子自由”、“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发展孩子的物权意识”的“新理念”又从何而来呢?
当我们一边认为新理念更有道理,一边却不由自主的担心会和“别人”的看法相冲突时,其实是在用停滞的眼光看待“育儿主流”,是片面的把某些建立在“可能”、“想象”中的规则扩大化,是在用一套“假想”的规范束缚自己的手脚,也在同时逃避着为推动“社会主流”的更新贡献力量——作为对自己的行为有判断能力的成年人,我们为什么不愿相信“别人”会与我们一样,赞同更尊重生命发展的“新理念”呢?
可能有人会说,也有很多情况下,社会主流理念是对的、有道理的、应该遵从的呀!
这话不假,社会主流之所以得以存在,就是因为它总体上符合当下的时代潮流,对我们的日常行为有约束和指导的意义。但在这些看似一致的、符合社会主流要求的行为背后,如何进行判断和选择却是一个黑箱:一个人是因为“这是社会主流”而服从它,还是因为“我认可这样做是对的”而选择它呢?虽然两者的行为看起来都一样,但前者服从的是“别人”的态度和评价,后者尊重的是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一个被动一个主动,一个顺从一个自信。
对他人态度和评价的关注,关系到孩子“自我”的发展。如果他从小被鼓励遵从自己的选择,不必刻意关注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孩子会发展得更独立、自主、自信,他的自我会更强大,更容易发展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如果孩子从小被要求更多关注社会关系,关注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孩子会发展得更顺从、更乐于配合他人的期待——即便哪种期待仅仅是臆想出来的,那么孩子的“自我”会相对较小,他不太容易充分发展自己,更容易成为别人喜欢的样子,尽管这样做的代价是压抑自己。
在真正的“社会主流”问题上,这两者的差别并不那么明显——毕竟更容易被观察到的行为是一样的。而面对某些考验“决断”的时刻,这种选择标准的价值就体现的非常明显了:
在十字路口过马路,如果周围的人都闯红灯,你是否会“随大流”?
在没有监管的地铁口,很多人都逃票跳过入口,你是否也一起“占便宜”?
有很多从小就被夸赞“听话懂事”的孩子,心里却压抑痛苦,他们不敢叛逆不敢出格,不是没有孩子淘气爱玩的天性,而是因为无法撕掉别人贴在自己身上“好孩子”的标签。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当父母迫于“别人”的压力要求孩子分享,当孩子迫于父母的压力让出自己的玩具,看上去我们只不过是在某个特定的时空环境做了些微的妥协,但留在骨子里的,却是被忽视甚至压抑的“自我意志”。
当一个人越来越多的忽视了“自我”,限制和压抑他的早已不再是某个具体的“别人”,他会随时提醒自己关注、甚至是臆想出更多来自外部的期待,以“别人”之名不断的打造和加固约束自己的枷锁。他即使痛苦也无法逃脱,不是因为“别人”太过强大,而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