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
本书的六篇序言里,各位大咖都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将书中的思想加以内化和理解,我想这本身就是心智的整合,心智是对自己过往全部经验的总和,于是我有了再读一些书的想法,整合我初次阅读以后的经历和体验来复盘整本书,这个过程确实带给我很多惊喜。如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赵昱鲲所言,他是理工科出身,面对“精神熵”这样的概念的时候,会觉得某些社会科学学者胡乱借用自然科学的词汇不伦不类,然而反复阅读本书以后,又觉得贴切无比,我也是对《心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谁说好书就只能读一遍了,赵教授反复读了很多遍,才逐渐产生了“惊艳”感。
杰斐逊总统的名言 “永远警戒是自由必须付出的代价。”不仅适用于政治领域,还警示我们:一定得时时刻刻重新评估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要让习惯和过时的智慧蒙蔽、阻碍了进步的可能。
很多人说,这是一本教给人如何追求幸福的书,但是书中分明也写到幸福是在一个人追求其他具体事物成功之后的副产品,追求幸福往往得不到幸福。幸福不是一瞬间获得的体验,它来自于一个人的修持,是充分的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产生的体验。人生为什么会不满呢?因为我们时时刻刻的欲望,但是冷冰冰的现实却是,混沌的宇宙“既不敌视我们,也不友善。它只是全然漠不关心”。所以,体验永远是个人的,漠不关心是中性的,不是友善,也不代表敌意。愿望的不到满足,我们时时刻刻都会不开心。
最明显的是,到处弥漫着无精打采的氛围,真正快乐的人十分罕见。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多少人热爱自己的工作,满意自己的运气,不追悔过去,对前途满怀信心呢?2300年前,古希腊哲人狄奥根尼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一个诚实的人,今天要找到一个幸福的人,恐怕更加困难。
人渐渐长大,从满怀希望的无知少年,长成静沉稳的大人,他们早晚会面临一个疑问:“这就是一切吗?”童年或许令人痛苦,青春期或许令人困惑,但对大多数人而言,痛苦与困惑的背后,至少还有个长大后一切会好转的希望,而这种希望使目标变得有意义。然而不可避免的是,浴室的镜子照出了第一根白发,多出的那几磅赘肉再也减不掉了,视力开始衰退,全身上下也冒出莫名其妙的疼痛。各种老化的迹象明白地告诉你:“你的时间快到了,准备动身吧!”但难得有人这时候就已准备妥当。他们会反诘:“等一下!不可能是我吧?我还没有开始生活呢!我该赚的那些钱在哪儿呢?我该享受的那些好时光呢?”
其实很多人都会在生命的各种时刻问自己:要怎样度过这一生才不算浪费?但是问着问着,他们就老了。面对这种觉悟的来临,许多人也采取了自己的方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下药。
如果身材变形是第一个警讯,他们会开始节食,加入健身俱乐部,跳有氧舞蹈,买一套健身器材或做整形手术;如果问题在于得不到别人的注意,他们就会买如何扩张权力或结交朋友的书来看,或参加强化自信的课程或权贵人士的午餐聚会等。但不久他们就会看出,这些零星的解决方案发挥不了作用。不论下多少功夫,老化的定律不会因此而改写;提升了自信,无形中却疏远了朋友;花太多时间结交新朋友,很可能就忽略了配偶与家人。你会发现,堤坝有太多缺口濒临溃决,根本来不及一一抢救。
上述解决方案被证明,并不管用。而《心流》鼓励我们做自己的主人,主动的控制意识,获得充满“乐趣”的生命体验。
我们从小以为人生重要的是未来,爱默生说“我们对生活有种种期许,却从未真正生活过。”但是这种强调未来的做法又是不可避免的,抛弃这种做法容易出现的就是“及时行乐”的思想。我们接受“个人社会化”是必然的。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与“超我”,一个代表生物基因的控制,一个代表社会制约。
跟随基因的反应,享受自然的乐趣,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我们应该认清事实真相,在必要的时候,按照自己的优先顺序,做自己的主人。
但是一个人被彻底的社会化,也会出现问题。
他在意的并非现在拥有的,而是满足别人的要求后能获得什么。这种沦为社会控制奴隶的人,只知道周而复始地追逐一到手就化为泡影的奖赏。
那么,既要在必要的时刻摆脱基因控制,又要避免自己被彻底社会化,到底该怎么做?最好的方法是不以社会的奖赏为念,试着以自己所能控制的奖赏取而代之。从社会制约下解放自我,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时时刻刻发掘每一事件中的回馈。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追求幸福居然如此复杂?没错,但是作者告诉你提高自己的复杂性就是为了追求幸福。
弗洛伊德曾指出,“本我”与“超我”是争夺心灵控制权的两大暴君,前者是基因的奴隶,后者则与社会沆瀣一气,两者都算是“外界”。与它们相对的是“自我”,代表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真正的需要。
一个人的内在是“自我”,“本我”代表的基因控制和“超我”代表的社会制约都是“外界”,这里区分了内在和外在。我们控制自我的意识,就是控制内在。作者的理论基础不是自然科学中的神经科学、神经解剖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心理分析、现象学等,而是建构于资讯理论之上的现象学模式。外界资讯不断想要进入自我的“内部世界”,咨询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我们通过对资讯的阐释对行动产生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最无价的资源,就是我们的注意力。
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若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
有趣的是,“自我”这个概念对我们本身而言也比较陌生,因为某一时刻,我们只能意识到自我的一部分。所以自我和注意力之间是相互塑造的。
这样,前面的“不快乐”、“不满”就有了解释,
内在失序——也就是资讯跟既定的意图发生冲突,或使我们分心,无法为实现意图而努力——是对意识极为不利的影响力。
内在失序,也被作者称为“精神熵”。就是类似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找到了问题,作者也找到了答案,他说,精神熵的反面就是“心流”,就是最优体验,最优体验不断产生,我们就会感到幸福。前面提到,要获得最优体验,需要复杂的自我。
复杂性是由两种广泛的心理过程造成的——“独特化”与“整合”。其中,独特化是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朝独一无二的方向发展;整合则恰好相反,是借着超越自我的观念和实体,与他人联结。而复杂的自我便能够成功地融合这两种乍看矛盾的过程。
只有一个人把精神能量平均投注在这两个方面,既不过分自私,也不盲从,才算达到了自我所追求的复杂性。
有趣的是,我们只有在不掺杂其他动机,只为行动而行动时,才能学会做一个比原来的自己更复杂的人。
这让我想到了道家所言的,无为而治。
后记
本文着重在《心流》前三章节的阅读中分享了一些体验和感悟,在阅读过程中,同样的文字,其实我们的注意力所注意到的是不一样的文字和感受,这是我第二遍阅读过程中的感受。相比于第一遍,有新的发现。下面的章节我也认真地读完了,一本厚厚的书,实在不是我的能力可以在一篇文章之内简单几句说完的,里面的论证和事例都非常精彩,自己的原则、做法,甚至价值观也能在里面找到,但是常常的惊叹是“原来这样也不是办法”,于是又会很有动力去看看作者在讲什么。
我在初中的时候,曾经和另一个同学比赛背《道德经》,死记硬背记了一些话,完全是不知所云。但是直到现在,我觉得那些话会常常在耳边只言片语地出现几句,让我时而困惑,时而又对眼前豁然开朗。老子所言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心流》当中,也有这样的意味。仔细体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也再次体验了阅读过程,和写作本文的“心流”,常读常新,苟日新,日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