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美国学者斯文·贝克特的历史著作《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这本书从棉花产业这个切入点来阐述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的历程,材料详尽,注释很多,比学术论文通俗,比一般书籍晦涩,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啃了两周才啃完。个人感觉书中很多观点和例证被反复阐述,似乎显得冗长,说不定适当删减会更好看。
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1
作者从棉花产业的角度切入,这一点让人耳目一新。一提起工业革命,我们往往与蒸汽机、钢铁产业、火车等等联系在一起。通过这本书,我才知道棉花产业才是工业革命的“发射平台”,回想起高中历史学工业革命时,确实先学的是飞梭和珍妮纺纱机,后来才有蒸汽机,也印证了棉花产业的重要性。
对棉花产业忽略的原因,正如作者所说,一是人们被工业资本主义更有形、更巨大的证明(煤矿、铁路等)所遮蔽;二是大家关注城市,忽略农村,忽略原材料生产者和市场的联系;三是人们希望塑造出一个更高贵、更纯洁的资本主义史;四是我们倾向于将工业资本主义描述为以男性为主导,而棉花帝国很大程度上确是女性的劳动缔造的。
那为什么要把棉花产业作为探究资本主义历史的一扇窗呢?因为资本主义一开始就是跨越全球的,就是要把全世界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一件东西的制造过程,可能涉及好几个国家。而棉花产业才真正调动了全世界的资本、土地和劳动力。
2
18世纪以前,棉花产品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美洲这些全球的“南方”地域,模式都是与咱们国家“男耕女织”类似的。20世纪以后,棉花产业又集中在全球的“南方”(书的最后一章就是《重回全球南方》)。但经过资本主义二百年的改造,棉花产业已经告别了“你耕田来我织布”的模式,而是成为一种全球协作生产的模式。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经过两次否定,棉花还是集中在全球南方生产,但已经不是原来的模式了。
资本主义对世界的改造是非常彻底的,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要么主动跟随,要么被动亦步亦趋,最后都加入到这个体系里来了。这就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先进,让人想起马克思的话:“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3
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对于某些个人或某些群体来说,其实很残酷的,比如欧洲国家被迫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血汗工人(其中还包括很多童工),美国的黑奴,其他地方被迫从农民转变为无产者的人等等。也许今天的工人比农民生活水平要好了,但第一代或者前几代被迫从自给自足的土地上离开、开始给资本家打工的人,一定是饱含艰辛和无奈的。读到这些段落的时候,很难不让人想起马克思的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4
很多正面的事件,可能对于某些人反而不利。比如美国独立对美国的黑奴就不利,因为英国在1834年就在它的帝国内废除了奴隶制,而美国的奴隶制一直延续到美国内战。
再比如美国内战,对于美国统一有好处,对于原来的黑奴也有好处,但对于欧洲的棉产品制造商等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一下子丧失了大部分棉花来源,导致了很多工厂停产、工人失业。
5
很多条件下,只有到走投无路的时候,人们才会下决心开辟新的道路。比如欧洲商人很早就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国的棉花是不可靠的,也曾在印度试验过新的种植模式,但失败了;只有当美国废除奴隶制,真的不能再提供棉花后,欧洲才开始切实开拓新的原料产地,最终克服了困难。
6
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长期困扰棉花产业的一个问题是劳动力问题。开始是美国黑奴,美国奴隶制废除后,又采用各种方式动员印度等南方国家的自耕农投入到专职棉花种植中。所以,人是最关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