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悉达多》
类型:长篇小说
作者:赫尔曼·黑塞
译者:张亚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推荐指数:三星半
有很多人,终其一身都在向往着寻找本我、寻找灵魂。而在悉达多这里,他的求索之路似乎囊括了我所能想到的所有阻碍与代价,虽然有些是处在上帝视角的我并不能理解的付出。
他的经历其实亦与人生的三境界相符合,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最终看山还是山,但此山已非旧时之山了。他本以为追寻自我便要舍弃父母、佛陀、朋友、教义,于是他苦修、体验世界,但他亦在修行途中堕于情爱、耽于金钱,一度忘记内心的追寻。而经此一生,在面对包容万物的河流时,他才最终看清自己这一路的轨迹,他也最终领悟,“知识可以教授,但智慧是传达不了的”。所以无论听过多少经验分享,有些弯路还是无法避免,无论如何都要自己体验过才能有所收获。
而他最终明白了什么?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神佛之大成叫做“大爱”,博爱万物,众生平等,而悉达多最终到达了这一层。摘录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如下:“我从身体和灵魂之中感知到自己非常需要去经历罪孽,去追逐性欲快感和物质,去爱慕虚荣,体会最为羞耻的绝望,用来学习放弃抵抗,珍爱这个世界,不必再将它和我所期望的某一个世界,和我所臆想的某一个完美世界进行比较,而是让它维持如其呈现出的原貌,珍爱它,乐于栖身于它。”每一个人或物存于世,都是独一无二,我们爱自己,爱世界,爱花鸟鱼虫,都是爱他本来的模样,因为是他而爱,并不是因为他被赋予过去的或未来的价值而爱他。
此外还有另外一句令人震撼的话语:世界本身不是片面的,而能够用思想去思考并且能够用话术去言说的一切均是片面的。想起近来看到的话题,问“没坐过地铁很丢人吗”,回答中有一句说“所谓世面,不过是世界的一面”,实在是振聋发聩。
这本书让我想起曾看过的一部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那种轮回之感,那些贪欲诱惑与历经红尘终回修行的宿命感,那些唯有经历方能明白的道理,都与此书不谋而合。
而我之所以没有对此书给出太高评价的原因在于,我虽尊重有信仰的人,但更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难以认同,因为在所有的苦修者中,大都只停留在“饿其体肤”之类的修行与“枯坐冥想”的修心,很难从始至终抵抗住红尘诱惑,甚至反而会变本加厉地沉溺于七情六欲。这些空谈的修行者不事劳动生产,而妄图不劳而获,还美其名曰“化缘”。他们浮于人世之外,又怎能真的历经磨难看破红尘,从而达到理想的高度呢?
此外,本书译者的文笔实在不符合我的审美,所以对于原作者的很多思想都并没有那种神魂相交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