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思想,一定是时代的产物。老子生活在一个兵祸连接、百姓生活极端痛苦的时代,目睹种种的黑暗和腐朽,而又无力改变,他感到了深深的绝望,因而产生了“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老子对“天”感到绝望。
先秦时的天道观念,大都把“天”看作有意识、有知识、能喜能怒、能主宰人间命运的最高神明。《诗经》中说“有命自天,命此文王”、“天监在下,上帝临汝”,便是明证。在当时,“天”是祈求膜拜的首选,而生民若无失德,上天便应赐福,对此时人大都深信不疑。眼见着杀人、破家、灭国等种种惨祸,老子认为,天若有知,绝不会任由人类相争相杀,故对“天”感到了绝望。所以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对人是没有恩义的,是无知的。
老子对“统治者”感到绝望。
胡适说:“老子的无为主义,依我看来,也是因为当时的政府不配有为偏要有为;不配干涉,偏要干涉,所以弄得‘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各级统治者的暴虐、昏聩、腐败,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使得老子绝望。所以他主张统治者“无为”:你们净干坏事,还不如什么也不干;你们越干越乱,还不如什么也不干。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是极端的放任无为,正是因为对统治者的极端失望。
老子对“智慧”感到绝望。
老子看到世人互相欺压、互相残害,手段花样不断翻新,感到人们作伪行恶的本领越来越大,是因为知识逐渐发达,民智日多,所以他对“智慧”也感到了绝望。所以他说:“古之为治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老子认为罪恶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而文明程度越高,知识越复杂,种种欲望也就越多,都是知识惹的祸,正所谓“智慧出,有大伪”。所以只有使民“无知无欲”,才能消灭罪恶,也就是“绝圣弃智,絶仁弃义,绝巧弃利”。
老子对“社会生活”感到了绝望。
老子对天道、统治者、智慧都感到了绝望,进而对整个社会生活感到了绝望。他觉得社会的发展,并没能带来进步和文明,反而带来了无尽的杀戮和罪恶,那还不如回到远古时期,所以他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楫,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想要把一切交通机械,守卫的甲兵,流传久远的文字等等物质文明,全部毁掉,使人类回到无知无欲老死不相往来的乌托邦时代。
老子是聪明睿智的哲学家,他的社会理想却极端的保守,他甚至提倡社会的倒退,其实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让他极端的绝望。出于“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他才产生了这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