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实验是有关“延迟满足感”的经典心理学实验。20世纪7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沃特·米歇尔教授找来了一批四五岁的儿童,让这些孩子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面前放有一块看起来香甜可口的棉花糖,实验员告诉孩子“她会离开一段时间,如果在此期间能够忍住不吃掉眼前这块棉花糖,等她回来后会再奖励一块”。研究结果证明了自控力的重要性:那些能够抵御棉花糖诱惑的孩子们在随后的发展中,各项指标都有着更优秀的表现。
这项研究引发了有关“自控力”的无限思考,尤其是在被潮流和享乐欲望裹挟的时代,我们格外渴望能够长足拥有这项抵御诱惑的能力,但有时也会过分夸大的“自控”的好处,纵欲是不可取的,但禁欲也并不是明智的选择,《棉花糖的诱惑》可以帮我们纠正关于自控力的一些认知偏差,寻求自我和生活的平衡之道。
激情与自控:大脑两套系统的平衡
人类的大脑有两套神经系统:一个是自下而上的驱力或者基础系统,另一个是自上而下的控制系统(前额叶皮质)。也就是卡尼曼教授在《思考 快与慢》中所说的“系统一与系统二”。
激情和冲动等各种自发的本能反应是基础系统的特征,比如见到美食就停不下嘴,遇到美女就停下了腿。当这些本能反应出现的时候,大脑中前额叶皮质所代表的控制系统会适时发挥调控作用,比如为了健康抑制自己的食欲,考虑到已婚的身份角色而控制住撩妹的冲动。大脑的两套系统通过协同合作,让我们既可以不断追求美食、性爱、金钱带来的快乐和享受,又不至于过分沉溺于享乐而丧失理智和道德。
自控源自教养:棉花糖实验的后续
科学发现,影响自控的两个神经生物系统的成熟进度并不相同,主宰自控力的前额叶皮质比基础系统发育成熟晚得多,所以儿童和青少年往往难抵诱惑,行为也更易冲动。前额叶皮质要经历长达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发育成熟,家庭教养和生活经验则是其最大的塑造者。
在经典的棉花糖实验后续的一项研究中,实验员在棉花糖实验之前,让孩子们先做另一项实验:告诉孩子们在柜子里有一些好看的彩笔,请他们去拿。一种情况是,孩子们会发现彩笔确如实验员所说的在柜子里;而另一种情况,孩子们并没有在柜子里找到彩笔,显然实验员的可信度打了折扣。随后进行的棉花糖实验中,在遵守承诺的小组里,被试儿童的等待时间为12分钟;在遭受欺骗的小组里,被试儿童的等待时间是3分钟。实验员言而无信的行为,削弱了孩子们的自控力。
现实情况也是如此,背弃承诺的父母,会让孩子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大打折扣,并削弱他们拟定和遵守计划的意愿,因为父母的行为向孩子传递了这样一种信号:未来不可控,快抓紧当下的享乐!
所以,良好的自控力并非天生,养育者一贯的态度和照顾会影响到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儿童如果能够获得未来可期的信念,便更能为达成目标而坚持,成年后经得起眼前的辛苦和忍耐,也更容易获得“延迟满足感”所带来的长足发展。
自控的暗面:过犹不及的伤害
在这样一个“迈向成瘾”的社会,在生活压力和工作重负之下,我们越来越多的依赖暴食、游戏、刷剧等等容易成瘾的行为来逃避眼前的辛苦,也让基础系统陷入成瘾的恶性循环。面对不自控所带来的种种恶果,自控力所能带来的好处被我们反复强调:暂时的舍弃能让我们收获更多,刻意的自我约束让我们更自由,当下吃苦是为了更长久的幸福......
于是,我们开始加大自控的力度,坚决抵制及时享乐的诱惑。然而,凡事过犹不及的道理对“自控力”也同样适用,基础系统负责掌管我们短暂的需求,前额叶皮质负责掌管我们对长期利益的追求,如果两者之间失去平衡,便会有损人体的健康与幸福。虽然逃避压力,并不会让我们走出困境,但面对压力过分苛求自控应对,也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抑郁、恐惧、焦虑、强迫等等心理问题,这些往往都是过度自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自控”是为了能够拥有和维系长足美好的生活,而不是墨守成规的坚持或者沦为不停运转的机器,当面对无力应对的环境时,不妨寻求一个新的环境,此路不通,另寻他处。自控让我们拥有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们所拥有的自主“说不”的能力,不会只是为了满足他人期待而做出“自我损耗”式的顺应。
自控是一种自觉、谨慎、自我关怀的态度,这种态度并不是让我们拒绝生物本能和科技生活所带给我们的快乐,而是能够平衡各种可能,做出收获长久幸福的选择,走出一段从自知、自决到自由的理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