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作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的重点部署。在这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党建引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全方位赋能,推动着乡村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的“桥头堡”。党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力量,其凝聚力与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选拔那些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干部充实到村干部岗位。这些干部不仅要熟悉农村工作,更要怀揣着为村民谋福祉的热忱之心。二是通过开展常态化的教育培训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以及服务意识,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如“三会一课”、党旗映天山系列主题党日等,加强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党性锻炼,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是做好人才培育选用工作,以选、育、管、用、带等方法激活优秀人才的干事动力,通过引入外来创业人员、培训本地专家,着力打造出一支乡村振兴专业队伍。
党建引领绘就乡村生态宜居的“新画卷”。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党建引领在打造美丽乡村、守护绿水青山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体系,实现农村垃圾的日产日清;一是通过“林长制”“河长制”“路长制”等建设,组织党员干部对乡村的湖林河路等进行巡逻,定期开展植树造林、河道清理、湿地保护等活动,加强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二是通过争取相关工程项目,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投入,采用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污水处理技术,有效改善农村水体环境;三是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普及卫生厕所,提高农村卫生水平,对卫生的厕所进行改造升级,有效改善乡村生态。
党建引领奏响乡风文明的“和谐曲”。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通过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乡村注入正能量。利用农闲时节,组织文艺演出、民俗活动等,既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是在春节、元宵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期间举办民俗文化节,展示传统民俗技艺,鼓励村民积极参与进来,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二是党组织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确保村规民约既符合法律法规,又贴近村民生活实际。三是利用“积分制”等方式,对遵守村规民约的村民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的进行批评教育,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营造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环境。通过评选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等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事迹,激励更多村民向他们学习,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新疆玛纳斯县塔西河乡党委杨双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