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C:运营者创造一个环境,明确内容边界和规则,让大家来贡献产出内容。
PGC:运营者亲自下场做内容,需要参与到内容生产的每一个环境中。
在PGC的产品下,在执行上需要面对两个问题:
1.短期,如何生产出用户爱看爱传播的单篇内容
2.长期,如何保证优质内容生产的持续性和做好长期内容规划
其实这也是我自己在运营公众号的实操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2个问题,重读《运营之光》找到了答案。
一、如何生产出好的,用户爱看爱传播的单篇内容?
逻辑、流程:选题策划——资料收集&整理——内容加工生产——内容组织&呈现
1.好的选题和策划,决定一篇内容60%以上的命运。
之前运营美大客户感恩系统这个公众号,只有4000左右的粉丝量,我们策划了一个《我叫飞龙,我是一台美大集成灶》的选题,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从飞龙的外观、内部构造、工作能力、功能等方面收集数据、图片,然后把这篇文章的内容分为身材高大,长相帅气、没有油烟味,只有女人味、足足火一把,工作能力强、目前两兄弟,柜体附加消毒柜、蒸箱4部分,文章发布出去后,分享数突破了180,阅读量最终1.4万,在看数38,各项数据都突破了我们平常的水准。
可以这么说,这个选题确定下来后,不管交给谁去写,写出来的东西肯定阅读量都不会低。相反,一个一般的选题,哪怕耗费很大的心血去打磨内容,最后也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这就是选题策划的力量。
2.资料收集&整理,是收集子弹,充实弹药库的过程,现在互联网发达,你想要什么内容、资料都可以到网上找到相关资料,从头到脚了解相关事件。这一步没有捷径,想清楚了去做,结果会给你反馈。
3.然后是内容的具体加工和生产,这个需要刻意练习,长期积累。作者针对没有灵感的问题,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1)收集灵感。灵感来源:阅读、与人交谈、独自思考、特殊经历的触动等等,灵感出现时,及时记录在手机中,积累素材。
(2)明确内容框架,再填充细节。作者把写作类型分为归纳型内容(说明议论型)和演绎型内容(故事型)。归纳型内容先搭建好逻辑框架,然后分别找论据。演绎型内容需要把故事主线或主要故事情节梳理出来,再填充细节并润色。
4.最后就是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其实就是内容的排版,需要有自己的固定风格,切记经常更换风格。
二、如何长期保证PGC内容体系的供应能力和做好长期内容规划?
1.如何保证供应能力:把内容生产任务逐层分解下去落实到人,再通过相应的机制和手段确保内容可以被按期生产出来。
2.如何做好长期内容规划:常规内容保底、爆款内容重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