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传》

“在中国历史上,像曾国藩这样争议如此之大的人物并不多见。誉之者以为,他一生致力于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言、立德之‘三不朽’的理想境界,……;毁之者则将其视为扼杀农民运动的元凶,说他是汉奸卖国贼,恨不能人人得而诛之。”——《曾国藩传》梅寒/著

古往今来,人物传记多如牛毛,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自传的、他传的,数不胜数。我读过的人物传记比较少,加之历史知识匮乏,从来没有主动研究过哪个历史人物,不知那天为何突然对曾国藩很感兴趣,从图书馆借了本《曾国藩传》,读完之后受益匪浅。

一、 名人并不一定天资聪颖

估计了解过曾国藩的人都知道此人的智商实属一般,甚至有些愚钝。坊间有个传说:曾国藩年少时挑灯夜读,一贼人躲于房梁之上,待曾同学读完书后跳下偷取财物,结果曾同学一篇文章愣是背了很多遍也没记熟,气得贼人从房梁跳下,将那篇文章当着曾的面熟练地背了一遍,扬长而去。

从传说中足见民间对他的IQ评价不高,真假暂不深究,但事实证明曾国藩并非天资聪颖之辈。他8岁开始入父亲的家塾,14岁第一次应童生试,与那些科举路上顺风顺水的人相比,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14岁到22岁,连考7次,才成为一名秀才。

虽然这个成绩与曾父连考17次成为秀才相比大为提升,但事实说明,曾家父子在读书上的天赋并不高。

我曾以为一个人之所以有所作为,天赋必然占有很高的比重,然而读曾的故事却让我彻底改变了“名人必定天资聪颖”的看法。其实,“天资”只是少数成功者的谦辞,却是无数平庸者的借口。

二、 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有优秀的特质

虽说曾国藩的天资平平,但却有一股坚忍不拔的意志,这在曾的漫漫人生路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在求取功名的路上他发愤图强,在带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大军时他屡败屡战,种种事情表明,曾国藩不是个轻言放弃之人。

及时反省是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精神。咸丰七年(1857)年曾父去世,曾国藩丢下吃紧的江西战事于不顾,不等皇上下旨就奔丧回家,因此开罪于皇帝,落得个“在籍终制”(类似现在的停薪留职,回家替父守孝)。

被皇帝“雪藏”这个结果是曾国藩从未意料到的,然而现实就是现实。他很快接受现实并在一年多的乡居生活中痛定思痛,一改前期的刚愎自用、不懂通融,破茧成蝶。这才成为了我们在《曾国藩家书》中认识的那个谦逊有礼之人。

三、珍惜身边的贵人

提到曾国藩,都知道他是个非常信命的人,而每每在命运低谷之时,也确实有贵人相助。

曾的第一个贵人是他的岳父欧阳凝祉,此人见14岁的曾国藩所作八股文稿和诗作,大加赞赏,收其为徒,还将女儿许配给他。

曾的第二个贵人是他中进士时的主考老师穆彰阿,“曾国藩”这个名字也是穆彰阿替他改的(曾国藩的曾用名为曾子城)。事实证明,后来曾的官运如同开了挂一样,也少不了穆彰阿地提携。

第三个贵人就是同时期的左宗棠,虽然俩人关系时好时坏,但是左对曾的帮助绝对不容忽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给予帮助的贵人,我们要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是收获幸福的源泉;懂得感恩,周围的一切才会更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富养自己最好的方式(深度好文)[https://www.wenzhangba.com/zheliwenzhang/...
    腼腆1笑_37b7阅读 473评论 0 0
  • 【金句】曾国藩一贯主张“明强”,就是说,在判断分析形势基础上,才能决定是使强还是使柔。 【理解】曾国藩是清醒的,他...
    吕莹_3271阅读 177评论 0 1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194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22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