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他的名字,相信不少人都听过,特别是这几年,关于他的研究还有各种话题也是越来越多。随便举几个例子,往高的说,这几年,我们的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和讲话中,都提到了王阳明,肯定了王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你看,官方都给出了最大的肯定。
再说另外一方面,这几年关于王阳明的书,也是越来越多,有的是记录他的人物生平,有的是讲解他的心学,甚至有的讲明朝历史的书和电影,都会去蹭一蹭他这个大IP。并且,我记得前几年大街上卖书的贩子,就是那种不在书店里卖书,而是摆个地摊、推个小三轮车卖书的商贩,在他们兜售的各种不是从正规出版社里弄出来的书里,最好卖的一般都是名人传记和类似于名人传记的名人故事啊、名人名言啊。而在这个范围里面,最火的两个人,一个,是曾国藩,另外一个,就是今天要讲的王阳明。所以我说啊,这个人知名度还是很高的。
那为什么我要说他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呢?这个“陌生人”,究竟陌生在哪里呢?很简单,对于这个人,绝大多数人只知道他叫什么,而不知道他干了什么,留下了什么。纵向对比一下,你看中国古代其他的先贤,或者是那些鸿学硕儒,给人的感觉就不是这样,一般人都是不仅知道他的名字,还知道他干了什么,即使不知道干了什么,也知道他说了什么。我们挨个数,比如孔子,都知道吧?不仅知道这个人,还知道他说了什么,你看《论语》里面都写了嘛,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什么“巧言令色,鲜矣仁”什么“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甚至很多女性愤愤不平,说这个孔子是“直男癌”,为什么呢?因为他说过“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你看,这不是歧视女性吗?
再比如说孟子,这个人我们也知道,还知道他讲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那套流传千年的鸡汤。人们不仅知道他,还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他妈妈,为了让孟子在小时候受到良好的教育,她不停地搬家,最终选在了一所学堂旁边,然后定居下来就相当于我们现代人买学区房。
那不说那么久远了,我们把历史的时针往后拨一千年,比如朱熹,宋朝的大学者,这个人我们都知道。而且中学还学过他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仅学过他的诗,很多人还从各种段子和野史里面得知,说这个朱熹,其实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把自己儿媳妇的肚子,给搞大了。当然,今天枪枪在这里声明一句,这种事情,正史上是没有记载的,都是流传,很有可能是别人造谣的。再比如曾国藩这个人,就是在地摊书籍中,和王阳明并驾齐驱的这个大人物。他做过的很多事情,他的一生,哪怕你不能给他串联起来,但是可以列举一些片段,比如操办湘军,剿灭太平天国,而且杀人不眨眼,人称“曾剃头”,兴办洋务,举荐李鸿章还有左宗棠等人,而且还写了一本《曾国藩家书》,堪称家庭亲子教育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