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无事可记,继续回忆!
初中毕业后,没有选择交钱买分进市一中,进入了一所普通高中。现在来看,这是我人生中到目前为止的第一个且仅有的一个明智的选择。
未进市一中,在普通高中,我的成绩亦算得上名列前茅。因此在2005年那年炎热的夏天,如同小升初,又一次被提前招入学校开始补课。
尽管不爱学习,更不想在炎热的夏天里补课,但至少表明了我是这所普通高中重点栽培的对象了。
如果是选择进入市一中,那可谓是既花了大价钱,又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了。
而对于我这种学习不自觉,全靠老师盯着才勉强敷衍完成既定课业的学生来说,在那不懂事的年纪里,能被重点对待是极其适合不过了。
尽管初升高做选择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太多、更多的可能只是我在乎爸妈的钱,但回过头来看这次选择应该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明智选择,大概也是目前为止仅有的一个。
同初中三年一样,高中三年加复读一年,四年时间里再一次未有过一个完整的寒暑假。
高中四年的记忆也并未残留下来多少,但相比初中三年的记忆还是多了些许。
在镇中学的时候,大部分村里的学生已经开始了住校生活,而我家和学校都在镇上,距离不远。因此初中三年并未住校,每天天未亮起床抹黑去上早自习,下晚自习后在满天星空下回家。
也就是高中才开始我的初次住校生活,学校放半月假,每半个月回去一趟。
高中宿舍楼简直和香港电影里的那种带有天井的密密麻麻的筒子楼一模一样,还好没有它们高、只有六层;没有它们密,只有东西2栋。
每一层有二来间宿舍、一个公共厕所及一个公共洗漱间围成一圈,走廊上只有大概120cm的围栏并未封死,南北各一座同家庭住宅一样的90度折叠楼梯,但比家用的稍宽一些。
每个宿舍大概八九平米,八人间,四张上下铺铁床,但也未感觉到拥挤,我好像一直睡的上铺。
记忆里宿舍楼的天井里一年四季就没干过,总是湿哒哒的、昏暗潮湿。
围栏很矮,在里面的三年时间里却也没见有人主动往里跳下来过,大概是这么点层高摔不死吧。
我倒是经常害怕摔落其中,怕死无疑。
不过那些年好像也没听说过有受不了学习压力想不开的情况,后来去了大城市到经常从新闻上有听说,然后再后来好像也听说我们那小县城也发生过一两例。
大概生活中所有的一切,如经济、文化、政治等,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优先发生在大城市,从大城市一级一级往下传导,城市包围农村无疑了。
后知后觉的我,毕业后在大城市工作的一些年里也没想过做一些信息差的生意。
不记得自己是刚开始寄宿校园是如何不适应的,亦不记得自己后来是如何适应校园寄宿生活的。
印象较深的是每半个月离校回家时的拥挤的公交,堪比2013年北京上下班高峰时的西二旗地铁站的拥挤的地铁。
因为我个子比较瘦小,经常是被挤得垫着脚尖,或者脚尖都够不着地的悬空状态。
也可能是受够了拥挤滋味,后来在北京工作很少去挤地铁,宁愿多花点时间去坐公交。
上高中前我一直晕车的症状,奇怪的是四年的公交搭乘,晕车的症状不增反减。甚至毕业后的七八年时间里,一度都认为自己已经不再晕车了。
只是最近一些年又开始犯晕车症状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大了,容易犯老毛病了。
那些年是年轻身体好、亦是年少不懂事、更是懒惰,不论是炎日夏天、还是冰雪冬天,一年四季住校生活里刷牙、洗脸、洗脚亦或洗澡从来都是冷水。
可能也有大家都如此的原因,大概男孩子都比较懒吧。
即使在冰雪的冬天里,也只有极个别的男生会拎着壶去打热水,大部分的男生都是在公共洗漱间里,先用手沾沾水往肚子上拍两下,然后举起一满盆冰冷的自来水咬牙闭眼往头顶一到,倒完第一盆水后瞬间就不再感觉到冰冷了,只是洗的时间越长,冷的感觉越明显,所以大家洗澡基本上三分钟左右解决战斗,然后立马颤抖着身体奔回宿舍。
冬天里洗澡如此,洗衣就更不用说了,一般就是用洗衣粉泡两天,然后放水冲洗一下就晾了起来。当然也有把衣服泡臭了才拿去洗的同学。
现在我的手抓一块冰块10秒钟就会感受到一股刺骨的疼痛以至于无法再多抓几秒钟,不记得这种症状是从何开始的,但高中的四年里,在那冰天冻地的冬天里用满盆0度的冰水从头顶倾盆而下的学生里有一个是我。
可能是因为读书、上课、写作业、考试这些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并没有多少新鲜事,甚是枯燥乏味,也就没有残留下多少关于学习的记忆。
记得那时候开始流行看网络修仙小说,过了一些年,突然发现小说主人公每次都是进阶后换一个场景,然后又重复着上个场景的刷本剧情,有些无聊可笑。
殊不知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活也不过如此的重复着一次又一次的副本生活,只是没有小说主人公的那份奇遇。
小说主人公可以开挂,现实的我只是小说主人公的万千陪衬的普通人中的一个。
尽管当时也不懂这些,只是沉迷在小说主人公一路开挂的人生里。
但可能潜意识里已同小说主人公的刷本剧情产生了共鸣,又渴望梦想小说主人公的金手指,导致对故事爱不释手。
到现在依然也爱看,只是不在看文字而是看动漫,只是观看时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高昂的情绪波动。
只是权当打发无聊的日常生活,顺便浅浅回忆一下年少的青春。
刚上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并未文理分科,而是在下学期开始文理分科的,当时我上学期的成绩既可以选择文科,亦可选择理科。
离初生高的上一次选择不过半年时间,人生又面临着一次选择。
当时脑袋里可能装着这些年数学老师的夸奖,脑袋里想着自己不喜欢,甚至害怕死记硬背,脑袋里认为政史地必须死记硬背。
那一年15岁,记得爸爸说了一句理科以后好找工作,再无其它,然后就支持我选择了理科。
后来再想起这一次选择,语数外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逃不了,而且数学好文科更占优势;害怕死记硬背实不应该,读书本就靠理解不靠死记硬背,如同学习数学一样,政史地没有必须要死记硬背。
而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是一个能静下心来看文字的人,是一个更喜欢看书而不喜欢公式定理的人,更应该选择的是文科而不是理科。
尽管高中四年里我的理化生成绩也还不错,但后来的我越发的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即我人生做出的第一个错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