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中的“舒展”

上午,在一年级听数学课,内容是《七巧板》,何老师让孩子从拼三角形到拼长方形再到拼正方形,活动有序展开。拼三角形的时候也是分阶段进行的,先用2个板,再增加到3个、4个,然后7个板。孩子在摆的过程中目的是明确的,活动也迎着有序高效的方向推进。

我在一年级连续听了四节课,这节课孩子们的状态是我最喜欢看到的样子,听着课“舒展”两个字就跳入了我的脑海。一年级的孩子(其实高年级也是这样)的天性是喜欢操作,喜欢活动的,他们会对那种大人认为枯燥乏味的操作活动乐此不彼。在我看来,一节数学课是否成功,首先得看孩子们是否充分的“舒展”,教学设计是否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最成功的莫过于,下课铃响了,孩子们还想着继续上下去。我相信,今天我们学校一年级的孩子回家后肯定会拿起自己的七巧板再来拼一拼的。

如何保证数学活动中的“舒展”?如果把知识的学习过程视为“浪漫→精确→综合”,一般而言,学生的操作活动应该发生在浪漫阶段。所以,相对于精确和综合阶段,此处应该是耗时最大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吝啬孩子们的浪漫感知,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操作活动,甚至整节课只做了一个活动。昨天南明数学的发布了一个课堂实录,是有高蓓老师执教的《立体图形盖章》,整节课都在做“盖章”这个活动。对这样的课堂,我是极为喜欢的。

当然,在课堂上的数学活动并不是把材料分发给学生就足够了,实际上在设计的时候仍要考虑到高效利用时间这个因素。比如事前讨论好规则,安排好分工,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再比如,将活动分解成几个不同阶段(好聚焦好讨论),高蓓老师在执教的时候就是让学生沿着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圆锥体、圆柱体、球这样的顺序逐一展开的。但要切忌,不要把活动分解成一个个操作动作,学生变成“机器人”(这个另一个极端)。

课堂上的数学活动在一定阶段还要适时地讨论升华,实际上即使是同一个数学活动里也有不同的层次之分,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预先设想和在活动进行中的敏锐观察。在浪漫之后,紧跟着的是精确,所以活动的讨论和升华就有一个方向,就是指向精确。但又要切忌,过早地精确。在我看来,浪漫和精确并非是两个阶段,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分解出许许多多个阶段,他们是一条线,而非两个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寻找这条从浪费向精确推进的线。

最后,再来看一页人教版的教材:


一节课40分钟,完成浪漫和精确,注意竖式计算是高度进化的产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数学教学随笔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它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的经验、揭示的规...
    陕县2877兰正春阅读 4,278评论 0 1
  • 寒假第三天,坐在家里细细回顾我的数学从教路,我的数学叙事应该从2016年的7月开始。 写在叙事之前 教书十余载,一...
    许00阅读 5,995评论 2 10
  • 孩子一直叫我数学老师,在路上看到我会喊到:数学老师好,和父母说起我,也总是说:我们数学老师怎么样怎么样……我想数学...
    飞月久久阅读 4,622评论 0 6
  • 南京农业大学一学生利用校园贷骗取180余万,涉及数十同学 吴睿/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6-12-20 14:09 ...
    Terry1018阅读 3,146评论 1 0
  • 宣宣想想刚才的事,非常气恼。在单位十多年了,工作兢兢业业,没出过什么差错,这次外派学习的机会,轮也轮到自己了,怎么...
    王华_WH阅读 3,73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