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关注儿童文学都是因为孩子,为了教育孩子开始学习儿童文学,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要与孩子打交道可能一直都不会想到学习儿童文学。确实,儿童文学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或者功能性,也不像小说媒娱那样有很强的消遣性,所以很容易被人束之高阁。但是正如老子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看似无用的儿童文学其实具有无可比拟的滋养能力,不仅可以滋养儿童的心灵,还可以为成人业已浑浊的内心灌注一股清流,涤去功名利禄铜臭之气。
儿童文学被忽略的背后影射的是国人思维的偏狭。早在中国古代,人们便重视实用而轻视理论研究。所以中国凭四大发明成功甩开西方国家,一时盛不可及;但由于中国人轻视理论研究,近工业时代,西方通过力学等物理理论研究,研制出电灯、电话等新科技事物,而中国却渐渐落后于此。可见注重实用性是中国人从古代延承下来的观念,在这种思维背景下,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儿童文学为什么被轻视了。
我想写什么样的儿童文学?
当下是一个网络文学大爆发的环境,很多人都开始了写作创作,毫无疑问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我一直在纠结还要不要写儿童文学,因为我的主要方向不打算定位成儿童,况且儿童文学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商业价值,但是自己深刻地想了想,还是决定继续创作儿童文学,不仅仅是为了儿童,更是为了成人,为了我自己。
对于孩子来说,儿童文学的形式不是单纯地教育他们道理或者传授知识,而是可以给他们留下不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一个是想象力,另一个就是成长以后才能体会到的那种柔软。大多数的故事书是通过故事教给孩子做人道理,还有很多书教给孩子实用本领,而我希望我写出来的文字可以让孩子舒服,可能它现在对孩子的影响几乎为0,但是这些文字可以进入孩子的小脑瓜里,让他长大后仍然印象深刻。
我记得我小时候看过一篇棉鞋晒太阳的文章,就是讲她奶奶给她做的棉鞋晒了太阳以后穿上特舒服,这篇文章没有任何故事情节,也没有什么说教道理,但整篇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温暖,读完以后好像自己也被那种热乎乎的阳光包裹了,以致等我到现在都深深记得这篇文章,这与那些小猫小狗、仙女的故事相比,带给我的是不一样的收获,是可以让我每次想到这篇文章时,早已冷酷冰凉的心都能再一次融化,能让我在无法消遣的苦痛面前感受到来自记忆里的温暖。所以这就是我的奋斗目标,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写出这样的文字,让它们在孩子们渐渐长大后为他们带去明媚的太阳,为他们驱赶那些不能说出口的忧伤。孩子读了这种文字,当下是不会有太大改变的,因为这是润物无形的东西,就像每天吃进去的饭一样慢慢流入他们的血液,流进他们心底一个私密的柔软的角落,使他们能在岁月侵袭、世故磨炼中保有一颗不被蒙尘的童心。
除了孩子,我还想写给那些正在或者曾经承受痛苦的人们,因为我一直觉得好的儿童文学是不区分年龄层次的,因为这种人性里最本真最纯净的文字是每个人都需要汲取的,时刻擦拭一下自己的灵魂,像孩童那样真善美。我知道自己的能力还差很多,但是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可以写出温暖、干净、清澈的文字,去感动麻木冷漠的人,去治愈饱受煎熬的人。我始终相信文字和色彩是很能治愈人的,就像我看见朱生豪老先生的那句“风和日暖,让人愿意活下去”时万般委屈弃于一旦。
我以前很喜欢写辞藻华美没有内涵的散文,喜欢被人夸有才的虚荣感,但当我尝试写儿童诗歌以后,我才发现以前的自己是多么浅薄。因为在写儿童诗歌的时候,我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沐浴,那种暖阳照棉袄的儿时记忆让我自省反思,摆正了被凡俗误导的价值观,这也是我决定以后坚持写儿童文学的重要原因。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除了儿童文学,还有绘画、音乐、舞蹈这些艺术,它们不能让我们变现赚钱,但被艺术熏陶过的人绝对是与众不同的。同样,被儿童文学浸润过的孩子,也会在心里种下一颗温柔善良的蓝色种子;被儿童文学感染过的成人,会在乌烟瘴气的纸醉金迷里摸索寻找初心。
自己才刚刚开始跋涉,远方的路还很长。愿我历尽千帆,归来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