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23篇文章,每天尽量写一篇,观察生活,走进内心,与自己独处,不求完美,但求完成。
本周悦育社读书会的内容是看印度电影《厕所英雄》,然后写一篇观后感…
电影一开始出现的妇女们结伴去野外上厕所的场景,我还没有察觉出什么,还心想这印度人也太随意了吧?后来看看以为是部爱情片,男主追女主的场景很浪漫,不过我注意到了男主的爸爸在沟边小便的场景,也觉得有点奇怪,感觉印度文化真是随意,就像吃饭不用勺而用手…
直到看到男主和女主欢乐的结婚,女主早上被叫起来上厕所,我和女主一样才恍然大悟,他家没有厕所…居然没有厕所!难以置信!之前都没有意识到,因为根本想不到去确认他家是否有厕所,因为观念里默认就是应该有厕所的啊~文化差异在人们之间,就是这样的感觉吧!战争就这样打响了!男主面对的不仅是深爱的妻子和尊敬的父亲之间的矛盾,更是禁锢在人们思维里的文化差异的矛盾。尽管知道结局肯定大圆满,还是不禁为男主捏了一把汗,我能感受到他一面是深爱的妻子和必须要改变的决心,另一面是一群完全说不通的人们和不作为的政府,那种深深的无力感。跟我现在想做的学习促进者角色的感觉很类似,一面觉得父母成长对孩子影响那么大,真想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一面看着她们完全不care你说的,甚至还冷嘲热风,那种无力感虽然没男主那么强烈,但也异曲同工。
看男主为什么那么坚决的站出来挑战、甚至是颠覆传统文化,不仅是他思想超前,主要是因为他够痛!他深爱自己的妻子,而不成功他就得跟妻子离婚!
而村里的妇女们为什么站出来,她们被文化深深地禁锢着,觉得这就是理所当然,世世代代都是这样的,没有想过还有其他的可能…但是有人先站出来了,让她们的思维一点点被撬动,想了自己从没想过的事,开始对自己有觉察,有否定了,感觉到痛了,也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了。
男主的父亲如何改变的?因为有爱有痛了——他很爱很心疼很尊重自己的妈妈,也有摆在眼前很容易就够到的改变——厕所就摆在眼前了,这让他的思想松动了,被撬开了!
村里的其他男人(代表着大众)为什么能够改变,因为他们体验到了!厕所并不是之前想像的那样把肮脏的东西引导家里,体会到了又方便又轻松又干净,所以也慢慢接受,甚至热爱了…这场战争才真正成功了!
继续回到类似的自己的学习促进者这件事上来,我回想当初我为什么能够开始学习、开始改变,因为我也痛过!在我儿子三岁的时候,全家人都不同意送幼儿园,是我坚决要送,后来孩子很不适应,入园焦虑,整天哭闹,所以我也很焦虑,一面觉得家人心里肯定在指责我、怪我非得送幼儿园,这是我心里非常接受不了的,一面自己面对孩子素手无策而懊恼,加上孩子生病频繁,身心俱疲下,我开始爆发,每天对家人吼、对孩子吼,记得有一天,我和老公带孩子小区里玩,孩子就是哭闹,我又爆发了,吼了孩子甚至说出了“我不要你了”那样的话,丢下孩子往回走,留下孩子撕心裂肺的哭着喊妈妈…这样爆发走开的情况还有几次,导致孩子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我脸色一变或者离开,他就心很慌、很害怕的哭…自己第一次感冒一个多月都不好…在深深的自责、担心和对孩子的爱的刺痛下,我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改变了!于是,我报名了正面管教家长课,从此开启了学习之路…
扯得有点远了,也快到叫儿子起床的时间了,简单收个尾,现在作为一个学习促进者,我要怎么让大家提高学习意识?就像诺妈说的,把我的故事写出来,戳中了妈妈们的痛点,引起她们共鸣和觉察了,审视自己应该改变了,我的成长营就在这里,所以接下来写写自己的故事,慢慢的做我的成长营,今天预计听听樊登读书《你能写出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