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大学到现在,离家已有十七年了。
每次回家,看到他日渐衰老的样子,满头银发记录了岁月的流逝、黝黑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满是老茧的手上写满了工作的艰辛……我一年回家多则2次少则1次,在家待的时日也不久,但每次回家,我都不忍细看爸爸,我怕我的泪止不住。
说起爸爸,我想把记忆里浮现最多的画面写下来。
(一)爸爸的雨衣是我那时候的港湾
那天,雨很大。爸爸上来县城车我回家。我从初中开始,便独自一人在县城里读书,自己一个人住,自己为自己煮饭,自己照顾自己。那天,雨很大,爸爸开了摩托车来接我,拐过家门口那条悠长转弯的巷子,那一刻,我闭上眼睛,我在雨衣的世界里颠簸着,却觉得温暖幸福。外面风雨交加,雨衣里安静无恙。许多年以后,每次想起父亲,总是浮现在巷子深处,我躲在父亲摩托车的雨衣前行的场景。
如我的生活,父母一直在为我遮风挡雨。
(二)爸爸是技术高明的手艺人
爸爸是一名木匠。在他那个年代出生的人,有一门拿手的手艺着实了得。我家木匠技术祖辈相传,爷爷是,大伯是,爸爸也是……
小的时候,爸爸在家里有个门面,做工作坊。记忆深处,店门口总是有一条长长的马凳,爸爸每天都在上面用刮刀刨着木头,还有靠手工锯子锯木头,有大的小的有方的圆的,各种形状的木头,做出他想要的模样。他总是眯缝着眼睛用弹线量水平尺寸,总是感觉爸爸的工具箱是百宝箱也是魔术箱,总是能变出许多神奇的东西,有弟弟的玩具木枪,还有自行车的脚踏板……那时候很多街坊们排队让爸爸做木床,结婚用的婚床,做好多家具。我们家总是门庭若市,等着爸爸交货的人太多了。
可我总是见他不急不躁,他很追求完美,他常说“慢工出细活”,慢慢的力求把他的手工活做好,我为爸爸的手艺点赞。
我的爸爸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事情,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手艺人,但他却是我倦还巢之时,永远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