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网上的各类消息,铺天盖地,哪一类的都有,有关于疫情的,也有河南暴雨的,甚至连娱乐圈也爆出了又一则丑闻。
在这么多内容里,我觉得有两个值得说道说道,一个是吴亦凡的事情,另一个就是向受灾地区捐款的事情。
娱乐圈的各种负面消息,这些年我们都没少听,但像吴亦凡这个事件这么狗血的,确实也不是特别多。事情的真相我是说不清的,相信警方有能力查出真相,但是各方的反应确实很有意思。
近些年来,流量明星在娱乐圈混得是风生水起,不仅人气高,收入也是持续走高,按说他们的私生活我们是无权多说的,但像这样的丑闻,确实应该让我们思考一下:粉丝们对自家爱豆的无脑追捧到底有几分理性?
喜欢一个人,我们固然要接受他的优点和缺点,但那仅限于他们的偶像身份,以及他们从事的正当娱乐活动。除此以外,我们不知道的,还是应该交给专门的部门去界定,粉丝可以选择相信他们的爱豆,但用不理智的方式去为其辩驳,甚至是去洗白,那真的大可不必,早知道事实永远不会因为某个人改变,它永远是那样的!
而灾区捐款这个事情,我觉得真的是又一次让我们见识到了,贫富的差距,以及由此导致的心里失衡。
每到这种慈善捐款的时候,总有人去爆料,某某明星没捐钱,某某人应该多捐钱,这种看似合理,其实却是用道德绑架的方式,去制造舆论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心态失衡造成的。
明星和企业家固然赚的钱,比我们普通人多,但他们的钱挣得也未必容易,捐不捐,捐多少,通过哪种渠道捐,这都是人家的私人行为,我们真的没必要去抨击。难道就因为他们没去回馈社会,就该成为我们口诛笔伐的对象吗?显然没这个道理。
而因为某些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又捐了很多钱,我们就用自媒体把它塑造成良心企业,那更是没有必要。如果你觉得某一家国货品牌的东西好,平时多光顾一下不好吗?现在这时候去疯抢,且不说买回来的东西,自己到底穿不穿,穿多久,就是这样野蛮消费,给品牌及其员工完成,爆炸性的工作压力,就很不理性。
平常对这些品牌爱答不理,现在有趋之若鹜,这本来就是一种奇怪的现象,支持国货,不是让他们一下子空仓,而是真的因为喜欢产品而去消费。
最后,我想我们在理性思考这件事上,已经走了一段时间了,但在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真的把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生活中,而我们中国又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所以要解决恐怕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