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以来,经常感觉自己很幸福,但其实生活中又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
比如,周五,我从工作的地方坐车到另一个城市,那是爱人工作孩子上学的地方。赶回到另一个小家,赶紧煲上鸡汤,煮下米饭,打上豆浆。再开车到学校接孩子,绕城公路在大修,土尘弥漫,车子仿佛冲进了一片马儿奔腾过的荒漠。接了孩子回到家,已是晚上六点,冬天的夜来得又快又重。我打开汤锅,盛给女儿一大碗鸡肉鸡汤,自己打一小碗。喝着鸡汤,不由得感叹“真幸福啊!”。
周六,一天忙忙碌碌。从买菜、做饭到洗碗,从洗衣、晾晒到打扫,从给孩子换上拖鞋到最后看她洗漱好躺到床上,一天的事忙完了。我洗漱好躺下,被子柔软而温暖,身心无比轻松舒适,就对女儿说“真幸福啊!”
有时候,女儿在小方桌那边写作业,我在小方桌这边读书,桌下开着电暖气,暖气把桌面都烘烤得暖暖的。心里也烘得暖融融的。
有时是三个人,各占桌子一边,只有纸笔的声音,书页的声音,我翻开日记本随便写几句。房子很小,桌子很小,但小院子很安静,能听到远处钟楼上的隐隐的钟声。内心安详而满足。
有时,上午课上好。阳光特别温暖,天空特别蔚蓝,我走出校门步行回家。鞋子舒适, 衣服舒适,适合步行。家里没人等我,我尽管慢慢走。走出校门,沿着一条小路,步履轻盈。路边一颗高树,树干半截处到大树叉处长了密密的蕨叶,心里就笑,这冬天的树也怕冷,穿上裤衩了。过人行道,耐心等车辆都过去,再稳稳的走过。一路看树,看山,看小店,看天空。
家里的落地窗打扫干净,挪个沙发在窗下,家里就有了中午最温暖舒适的一角,躺在沙发上,躺在一片温暖的阳光里,翻几页书,打个盹;煮上一碗面条,煎两个鸡蛋,鸡蛋是妈妈养的鸡下的,烫几片青菜,青菜是我和爱人亲手种的,再配两块豆腐乳,那是婆婆做的;去菜地摘菜,青菜又肥又绿,萝卜挤挤挨挨,感叹当初灰白色的土地竟变成了今天绿意盎然的模样;傍晚四五点去江边散步,一路空阔自由,看夕阳落下,路灯一片片点起,我仿佛乘别人不注意,偷得了一大段宁谧,无数片好风光……
生活,仿佛一直就这样。那么,这半年来,是我对幸福的感受力变灵敏了。那么,幸福就是:无问西东,只问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