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表达与沟通都是有目的的。做一次产品推介是为了打动客户产生购买意愿;跟老板谈薪资,是为了涨薪20%;与工作伙伴沟通,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达成共识…。然而,我们习惯性忽略了一次表达与沟通要服务的目标和接受信息的对象,仅仅表达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因此,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沟通工作,绕半天,讲不到重点,听的人云里雾里;跟老板谈涨薪,结果变成了大型诉苦现场;向客户推介产品,然而客户都在埋头看手机……
表达和沟通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工具。信息传递者和接受者的关注点往往有很大差异,我们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设想问题,优化工具,以更好的实现目标。
《结构思考力》根据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详细讲解了信息传递的“金字塔模型”,以及如何应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帮我们实现有效的沟通与表达。
本书原理来自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它曾是很多职场新人的必备书。因较多人反应这本书比较难读,后来国内著名培训师李中秋老师著作出版《结构思考力》一书,内容更为简洁易懂。可能是行业差别,书中所举案例个人认为不是那么生动,但理论部分还是比较清晰的。
读完本书,我认为作者所讲的有关沟通表达的模型、技能技巧,总结为两个方面:
--根据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组织搭建金字塔框架,
人类大脑具有自动将某些具有共同特点的事物归类组织的能力。当大脑发现需要处理的项目超过4个或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以便于记忆。大脑一次性短期记忆,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1个更容易。
按照大脑的习惯组织传递信息,才能被有效接受。
--设计表达方式,包装语言,引发听者的好奇
你在台上讲30分钟,大家在下面睡25分钟,这种情况很常见。我们去看电影,两小时电影结束,我们觉得好像刚过了几分钟。为什么两小时的电影那么吸引人呢?
除了明星和视觉效果以外,最重要的是“悬念”!电影一开始就抛出一个悬念,随着情节的进展一个悬念解开,再抛出一个新的悬念……直到所有悬念解开,电影就结束了。
一次好的表达也应该抓住听者的心理需求,不断的引发好奇,给出答案。
1、根据信息传递规律,搭建金字塔框架
金字塔框架,是指将所有信息按照金字塔结构归类整理:最底层是一组一组支撑上一级论点的论据,中间是各个分论点,用以支撑金字塔顶端的的主题也就是最终的结论。金字塔从上到下是包含的关系,从下至上是从属,横向为归纳或是演绎的关系。
按照金字塔搭建的工作汇报框架,如果老板只给你5秒钟,只要说最顶端的结论就好了;30秒,可以说到第二级,1分钟说到第三级;如果有15分钟,就可以把下面的内容做出PPT详细汇报一下了。
1.1 明确主题
每一次表达要有明确的主题。主题应为简洁明了能够准确传达核心思想的一句话结论。明确主题应考虑以下因素:
1.1.1设定场景,越具体越好。了解时间、地点、任务,你是谁,对方是谁。因为同样的内容在不同场景下想要实现的目标都可能不相同。
1.1.2 确定目标:这里的目标是指在你的表达之后,希望对方有哪些行为。
工具,“ABCD目标法”帮助确定目标,示例:
在我的引导下(C),新销售员(A)能够从我的故事中准确(D)总结出电话销售人员成功的关键要素(B)。
根据我介绍的人岗匹配情况(C),老板(A)能够同意(D)聘用该候选人及其薪资要求(B)。
1.2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
金字塔每一级标题都是一个观点性的结论,每一级标题下的内容,必须符合该标题的范畴与特点。
表达先从每一层的结论开始,然后逐一阐述理由,最后说明支撑理由的事实和依据。先听到结论,人们会自然将后续的依据和前面结论做链接,比较容易认可你的结论。如果一开始表达了很多细节,对方会用自己的思考总结自己的结论和观点,可能会与你的产生不一致。
1.3 逻辑递进 、归纳总结
金字塔中,横向并列的每一层思想应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
1.3.1 两种形式的演绎论证法
--标准式,既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标准式演绎会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让你的表达更加具有说服力。前提是必须掌握正确的大前提,也就是一般性的原理、行业规律、基本规则等常识。
--常见式:现象、原因、解决方案
常见式三个部分也可以理解为: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适用于解决问题、专项汇报、方案推介等的呈现,让表达既全面又很有说服力。
PS:要注意区分现象和原因,常常有人没有搞清楚就进入问题解决的阶段。如果没有清晰论述现象并分析背后的原因,对方很难判断你的解决方案是否有效。现象、原因、解决方案要一一对应,提出3个现象,就要分析这3个想象对应的原因,最后给出这3个原因对应的解决方案。
1.3.2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是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方法。
三种归纳总结分类方式:
--时间顺序,如:过去--现在--未来;阶段1-阶段2;
--结构顺序,如:部门1-部门2-部门3;内--外--上--下;也可以是概念的并列。
--重要性顺序,如:关键问题--次要问题;
PS:每一组(层)思想选择以上一种分类方式,不能交叉使用。
2、设计表达方式,包装语言,引发听者的好奇
2.1 设计序言
序言既是一次表达的开场白。序言的作用在于把对方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通过讲述现状、问题等背景情况,让大家来到一个共同的沟通情景当中。
序言的4个基本要素:
S情景:你将要讲述的主题的大背景
C冲突:在这个背景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后的问题
Q疑问:如何在这个背景下解决这个问题
A回答: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需要可以调整四个要素的顺序,以表达不同的情绪。
2.1 包装主题
我们的表达需要包装为“商品名”,让它更有冲击力。
主题包装三大原则:简单、准确、利益(从对方角度出发)
如“如何用结构思考力准备工作报告”是通用名,“你的报告也可以价值百万”就是商品名。
包装主题并不是要变成标题党,而是强调任何一次表达都应该有为其目标服务的结论。
2.3 设计结构
首先主题是一个明确的观点性结论,能够服务于你要实现的目标,并且引发疑问;
确定了主题之后,要思考对方听到这个主题会产生哪些疑问。你的下一级的标题必须能够回答对方心中的疑问,一层一层分解直到认为对方不会再对你的表述提出任何问题。表达的过程不是唱独角戏,而是通过前期的设想,回答听者心里的疑问。
一次好的表达一定是“引起对方疑问并回答疑问”的模式不断重复。
工具:5W2H,确保设想问题全面具体
工具:2W1H(What、 Why、 How)
该工具包含于5W1H之中,只是5W1H不是每一次都全用,2W1H更为普遍,能够快速帮我们搭建表达的结构。
2.4 形象化演示
2.4.1 卖点包装--让观点容易记;
--类比:运用形象或行为类比的方式进行包装;
--引用:引用广告、歌曲或名言进行包装;
--整合:通过对色彩、词语、数字的整合进行包装。
2.4.2 形象表达--让演示更有效
PPT要符合金字塔结构,每页PPT的标题为一个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
多用图片、数据展示图等让表达更直观。
从信息收集到最终形象化演示的流程:
全面信息收集、按照金子塔结构梳理信息;
结构化设计包装:每一组思想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设计表达的序言,每一层结论回到上一层的问题并引发新的疑问。
形象化包装:多用图片、数据展示图等让表达更直观。
3、结构化“接受”信息
工作中接受到杂乱无章的信息非常常见,快速的梳理提炼信息变得尤为重要。
3.1 识别信息 :找出观点信息;确认哪个观点是结论;找出支持结论的理由。
3.2 找出结论、理由和事实的对应关系
判断一个人的结论要看他用了哪些理由来支撑这个结论,以及哪些数据支撑这些理由。
(想到自己,有些时候表达没有那么有力,是因为理由和数据不充分。全靠自己感觉,描述。就像接受到的信息没有经过理解就加工,这里是没有找到足够多的理由和数据,就直接得出了结论。)
3.3 一句话概括所有信息
梳理完所有能容,最终能用一句话表达整个结构所传递的内容。
高度凝练是很考验功底的,需要不断的练习,刚开始可以参考以下模板:
在(……)的基础上,从(……),(……),(……),N个方面,说明了(……)。
用结构化的方式接受信息,也是提高个人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不是简单的人云亦云。
4、其它摘抄
4.1我们丢给对方一堆信息数据时,必须要加上自己的观点性结论,作为信息接收者,如果没有观点,对方就需要猜我们的结论。即便是看报告的人和你有同样的知识背景,可以得出跟你恰好一致的结论,但这个过程中会增加理解的成本。
4.2 这些“结构”本身不会给你任何答案,它的作用是把你的注意力引领到更广阔的视角把事务审视清楚。
20200423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