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死亡”都是未亡人所作。
亡者,亡矣。
我。惧怕死亡。
比起自己的,似乎,更惧怕他人。
我曾经想过,如果某天我不幸意外离开,我的现有资金如何分配,我的父亲母亲弟弟奶奶亲戚会如何,我的遗书要怎么写。
前几天,回了趟老家看奶奶。
我的奶奶六十多,算是老人里比较年轻的岁数。我和母亲回去帮奶奶干了一些活,陪她说说话,更多,是听她说说话。中午,母亲在做饭,奶奶不放心,非坐在一旁看着。我坐在家里面的椅子上,很是舒服。
坐在我奶奶舒服的凳子时,突然脑海里开始试图演绎死亡。
如果某一天,她的那一刻,或者是我的,其他人的,那一刻到来。或许大概就是这样的。那是一个最寻常的午后,吃了一些些东西,半躺在凳子上,慢慢的,感觉到,呼吸静了下来,心跳静了下来,时间静了下来,一切,好像就这么被定格住。
抬头看了看天,天真蓝啊。
天……真蓝啊。
天真蓝……啊。
天……真蓝……啊。
当我和我的朋友描述我演绎的“死亡”,他跟我说你这像在说睡着了。随之,我们都意识到,平静的离开,本身就是一种渐渐入睡的过程啊。但这样的平静,又何尝不是一种,“世事已逝万事休”的淡然,又何尝不失为一种浪漫呢。
我不太喜欢“死亡”这两个字,也不太喜欢“离开”这个词。因为它们,都被世人赋予太多悲伤和恐惧色彩。如果有一天,那一刻来临,我想,我会更愿意平静地说一声,走了。这便是我留于最后这一刻的些许“浪漫”吧。
没有人不惧怕死亡,因为活着虽然很累,但是活着的过程里,还有太多太多炫目的色彩。但是不必纠结死亡,也不必执着生存。该来的总会来,不该你走你也不必想太多。当它真的来临的那一刻,平常地经历着,平静地呼吸着,流淌着。
故事完了。最后,送上一首不错的粤语歌。
你好,祝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