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花样年华结束自己的生命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本人是个江苏省的高三学生。

上初中的时候,学校旁边是一个寺庙,每天都有佛香飘来。初一刚入学,有一位老师就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说影响了我很久的学习道路。是我们的副校长老班兼语文老师,他是一个中年大叔,每次上课前他都让我们把窗子开到最大。

记得第一节课,他对我们说:“我知道初高中的孩子压力都很大,课代表上我的课前窗子务必都开到最大,你们要跳楼的只管跳。”就是这样,在往后的初高中六年学习中,不管多累,都始终记得这句话。很庆幸,我们班没人去跳。

前些天父亲同事的女儿从七楼一跃而下,初二的年纪,死前留下四个字:我太累了。

据我所知,这位小妹妹不仅要补习语数英物化,还有课外的艺术类补习班,这就占据了他一天半的时间,仅剩下的半天时间还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初二的女生总是最多愁善感的,也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最容易叛逆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内心往往很脆弱,一触即碎,一点即燃。当然造成这个小女孩悲剧的原因有很多,父亲的长期外地工作,母亲的痴迷麻将,以及在高中任教的高学历爷爷奶奶的各方面无形施压。

事发当夜,孩子的爷爷含泪写下三篇悼词记孙女,控诉着家庭中每个人的罪恶…

这样的悲剧太多太多,花未开,自先灭。

之前有新闻说,只因作业没做完,便纵身一跃。总是把死亡想的太简单,却不曾想过那些因病离世的人,死前对生的渴望。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需要奋斗的时候千万要奋斗,需要享受的时候也千万要享受,来时间一遭不易,与父母之缘亦不易,且行且珍惜。

其实上面那句话,我的初中老师还接有一句:“想寻死的人,若是这次不死,下次遇到挫折还是会有同样的想法的。”

我个人觉得很有道理,若是单纯的阻,只是遏制了这次悲剧的发生,悲剧的早与晚罢了。

只有从根源出发的劝,才能够从更本解决。解铃还须系铃人。

不做弱者,愿各位拔去乌云见晴天,珍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