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夜风是温柔的。
但披着这温柔的风,周日到校上夜自习却是让人不爽的。
带着不爽的心情,迈步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们都挺立着,平举着课本,在课代表的带领下,正大声诵读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三段的内容。
灯光柔和地洒下来,似母亲的手轻抚着每一个孩子的头、肩和背。他们的影子布下来,落在书桌上,疏疏朗朗的。十月的夜风拂过,那影子水波似的,一漾一漾地,浮。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每个孩子都摇头晃脑,努力而忘情地诵读着,有的已经背会,丢了书,闭了眼,手舞足蹈地,俨然一个水中芭蕾舞者。
诚然,他们的节奏感,与我心中的理想状态,还差那么一点火候,但我还是被他们学习的热情给感染到了。
巡视一圈儿,注意到老师到来的他们,声音愈发昂扬起来了,不多一会儿,有些孩子的额头已有汗冒出来了。
我的心有点疼。要说辛苦,我比不上他们,我最多也就一个晚上,而他们要连上五个夜自习,如果每天晚上都这么站着,读书背书几十分钟,单精神就足以让人感动。
我叫停了他们,并让他们坐下。读书声似乎是被夜风一下子卷进了口袋,教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瞧着我。
校外街上的歌声随夜风而来,断断续续地,渺茫的犹如大海上的汽笛声。
“今天晚上咱们读《朝花夕拾》,重点是第一篇,边读边划,有感悟要抓紧时间写下来,半个小时后,请大家发言!”
一阵窸窸窣窣过后,他们换了书,摆好了习作本,握着笔开始读《朝花夕拾》了。
《朝花夕拾》是《大纲》规定的必读书目,所以学生人手一本,虽然版本样式不一样,但并不影响他们读书的兴致。
夜风轻拂,教室里面只剩下沙沙的翻书声和写字声,偶尔会夹杂几下咳嗽声。我也静下心来,沉浸在鲁迅先生的文字里。
时间真快,转眼大家都读完了第一篇《狗猫鼠》,“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悟吧。”
“老师,读不懂。”讲桌正前方的小姑娘低声说道,脸红的快赶上西红柿了。
“哈,那就对了。”我笑起来了,“有句老话,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鲁迅先生的文章的确不好懂。但你们记住,我们不当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能说出你内心真实的想法,那你就是最棒的!”
他们的兴致一下子被点燃起来了,有的交头接耳起来,有的埋头写作起来。
我暗自兴奋。这么多年的语文教学,我的理念是,读完《哈姆雷特》,应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诞生,人云亦云的教学,那是最大的败笔。
灯光似乎也被感染了,它偷偷地溜下来,逡巡在孩子们中间,好奇地打量着每一个孩子,窥伺着每一个笔底的秘密。
我稳坐讲台之上,微笑看着,任由他们探讨和写作,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再把想法变成文字表达出来的孩子,注定会是一群不平凡的孩子。
一阵这样的喧闹过后,他们终于渐渐安静下来,一个个变的精神抖擞,那一道道炯炯有神的眼神,诉说着收获的不菲。
灯光着急了,它用柔和讨好起我来:赶紧让他们发言吧,我好想听听!
盛情难却,我拍手示意讨论结束,其实我也想听听,这些曾经读不懂先生文章的小孩子,他们的头脑里,究竟会迸发出如何让人惊艳的想法呢?
十月的夜风温柔地吹着,我却已经急不可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