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初中一年级入学,第一堂课班主任让逐一作自我介绍,最后还要说一下自己的梦想。那时的我,从没有认真想过自己的梦想到底是什么,直感到一阵忐忑。仔细听前面同学的介绍,有的说要做科学家,有的说要做工程师,还有的说要做厨师,直引得满堂大笑。
快轮到我时,我只好在一堆所知道的职业里面挑一个了。太多人说了科学家了,没有新意,不好。工程师呀,也没有兴趣。老师,我一家几位老师了,不当。政治家呢,太不现实…还有什么新奇又高尚的职业呢?脑海中我快速思索着。哦,对啦,就说这个了!所以,在面对初中新同学的自我介绍时,我第一次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梦想:我要做一名作家。
然而,就像自我介绍的形式一样,我的这个梦想在帮我完成了自我介绍这个任务后,转眼就被我抛诸脑后了。
可是,那时候的我,正值青春年少,激情迸发。虽然不再想起我的那个“梦想”,可是对读书的渴望和兴趣却是分外浓厚。我最喜欢的课程和学的最轻松愉快的课程都是文科之类的,语文、英语、地理、政治、历史,这些科目,几乎成了我学习理科课程压力之下的一种消遣。我的每日的学习计划几乎都是围绕着数学、物理这两门课堂展开的,只是在这两门最让人头疼同时又学的最累人的课堂之间,穿插着那些文科课程,好让发晕的脑袋得以休息和放松。就是这样,我的文科成绩还是遥遥领先,一骑绝尘,而理科只能艰难爬升保持着中上游的地位。阅读呢,简直是这些日常常规动作中的一道美食、或者简直是一种娱乐了。每当班级新来了杂志报刊,作为班长的我充分享用了先获先得的特权,必然饱享大餐后才舍得分发给各小组。
现在回忆起那时阅读的劲头,只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现在的我再也不是那时意气风发、潇洒风流的倜傥少年,再也不是那个尽情玩耍又同时被人羡慕嫉妒学习成绩的优秀典范,再也不是那个指挥者跟随的一众“作奸犯科”的风云人物了。
时光荏苒,物是人非。为了不至于在理科上成为一个白痴,分科时我选择了学习理科。为了一直给我力量的深厚的土地和贴近自然的渴望,报考大学时我选择了农业大学。为了不再成为本不富裕家庭的负担,本科毕业后我选择了参加工作。为了让父母不再操心,我不敢耽搁的结婚生子,直到成为两个小孩的母亲。
人生就像一场电子游戏,我们按设定好的程序一路狙击,各个击破,甚至忘了浏览身旁的美景,辜负了游戏开发者精彩的美工。
可当我像个斗士一样一路追击,习惯了冲杀和奔跑,却不适应了停下来慢慢走路的日子。空虚和疲惫无孔不入,让我身心俱疲。
回忆成了挽救的良药。
我想起了那个当年,想起了对阅读的急切和期盼,想起了在文字中获得的巨大满足和享受,还有把感想留诸笔尖的快意和模糊梦想。
然而,我终究是胆怯的,就像之前的很多次把自己的文字毁掉一样,不敢公开我的不成熟的想法和纷繁混乱的思绪。只是,偶尔冲动之下拿几句放在朋友圈里试探试探。但那些点赞和“才女”的回复在给了我一些安慰的同时又让我深感自己的鲁莽。这也正是这些无聊之言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写在最后,我想正如那“满纸荒唐言”一样,前面颠三倒四的语句一定禁不住仔细读过,我感到很惭愧。而这一切也只是为了纪念我的遥远的不敢触及的写作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