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个好问题来陪伴孩子,这是我看了《陪孩子遇见美好的自己》前两篇后最大的感受。
通过叙事的方式,里面记录了很多个温暖的故事,我在想,如果每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有机会能被这样陪伴,孩子的心里就像被种下了一颗属于自己的独特种子,慢慢成长出自己向上,向善的那份力量。
第一个故事:
一群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午休期间很吵闹,为了约束他们,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每个人的不良行为记录。
作者了解情况后,吃午饭前,特意召集所有的孩子,并对他们说:想请大家想一想,练习做自己的主人,午休时间打分数,零分是最低,十分是最高,你喜欢自己午休后可以有几分的表现?
一个孩子说希望表现六分,
问:当你做到什么就有六分?
孩子回答:饭后不乱丢抱枕,不吵到别人睡觉就可以了。
问:这样做,你会觉得怎么样?喜欢吗?
孩子答:我会觉得自己很不错,没吵到别人,自己心情也比较好。
读完这个故事,我在心里发出“啊”的赞叹声,如果我是那个孩子,也会觉得自己很不错。即没有被管教的不舒服,也没有被批判的感觉,反而有被尊重,被相信的温暖。
所以问一个好问题胜过长篇大论的说教,当然,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基础,营造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空间,不带预设的评判。
好的陪伴还包括,把问题和人分开,即问题是问题,人是人。
可以用拟人化的方法帮助孩子去了解自己的状态,比如可以问他:生气是什么时候找上你的?它来的时候,会把你怎么样?
这样的问题外化,一是可以让孩子在良好的情绪和能量状态下与我们对话,二是我们和孩子是合作的关系,而不是,我和问题合作去敌对孩子。
今天读到这两点,对我启发很大,慢慢践行起来,问一个好问题,这个方法也适用成人。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