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江山行的最后一站了。
在耕读农场吃过早饭后,我们转了廿八都,又去了戴笠故居,这会儿看着还有一点时间,便驱车去仙霞关。其实戴笠故居到仙霞关也就两公里的路。
仙霞古道,古称江浦驿道、浙闽官道。据说,仙霞古道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两晋隋唐时,仙霞古道成了北上中原,南下福建的交通要道。 唐、宋后,仙霞古道拓宽为2至3米的“七尺官道”,是跨越仙霞山脉而沟通钱塘江和闽江水系的陆路连接线。
古道北起江山县城,途经清湖、石门、峡口、保安、廿八都等地,翻越仙霞崇山峻岭,直至福建浦城县,全长120.5公里,江山境内达75公里。2011年,仙霞古道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古道沿线现存四十余处文物点,有烟萝洞摩崖石刻、清溪锁钥门亭、黄巢起义遗址、戴笠故居、水安桥、东岳宫、德春堂药店等。
我们要去的仙霞关是唐末黄巢农民起义遗迹,岭上设四关,皆以条石砌成,每关设双重拱顶大门,关墙高4至5米,周围层峦叠嶂,峭壁深谷,“千盘难度鸟,万岭欲藏天”,号称天设之雄关也。
我们游玩的时间有限,下午3点的火车,1点必须驱车前往火车站。留给仙霞关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只够我们往返仙霞第一关。
从仙霞关检票口进入,沿着古道石路匆匆行走。古道西风瘦马,我们只有古道,没有西风,更没有瘦马。烈日骄阳透过山间林木,在古道上留下斑斑驳驳的影子。由于赶时间,我们只顾埋头迈着大步往前赶路,无暇欣赏路边风景。依稀记得与福建的山并无二致。古道上的石头经历了年久日深的踩踏,早已被人们的步伐磨的光滑而圆润。这些见证了历史的石头让我想起了少年时唱的儿歌《雨花石》: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
静静的躺在泥土之中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
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
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
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
在这些小小的铺路石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啊!
我们在仙霞关拍“到此一游”照。我负责拍摄,同行的友人,一个一个排队跟仙霞关合影留念。正午的阳光静静的照着,整个山林只有我们几个人,行走了千年的古道仿佛都是我们的了。大家提议要把关隘完整的拍下来。于是我采用了广角模式,哈,有意思,一道光束从天而降,稍稍调整角度,让它刚好停留在关隘拱门上。大家又轮番上阵拍照。蓬哥的最有意思,他跳起来,与光束相连,好似科幻片中被外星人的宇宙飞船吸走了一般。
我们的头儿,从背后给蓬哥来一张。
这张也有意思,头儿站在关上,偷拍的。
虽然是到此一游,却是本次江山行拍照最认真的时刻。赏古迹我们是门外汉,拍照摆pose却一点都不含糊。
另:
仙霞关下来后,我们就在戴笠故居旁边找了家农家菜馆吃了点简餐。1点钟准时出发去火车站。
这里闹了个乌龙。我们来的时候在衢州下的火车,司机以为我们要回衢州坐火车。高速路上,直接错过了江山火车站出口。还好我们预留了足够多的时间,司机从衢州下高速后,再开了半个小时,把我们安全送达江山火车站。
小小的乌龙事件,没有给我们的行程与心情带来很大的影响。司机师傅情绪调整的也很快,他多跑了一段冤枉路,并没有因此生气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