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由头。古云“有心裁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故事有点类似。用比较时行的说法叫“一不小心”玩上了。
话说我的一部台式旧电脑有局部故障,请上友邻王先生上门来瞧瞧。虽鼓捣了许久未果,不免稍有遗憾,然有意外收获。王先生建议我把文章可发表在“简书”上,于是便帮我在笔记本电脑上注册了我的简书账号。不怕读者见笑,敝人玩电脑的水平可能连“菜鸟”级也算不上,玩上“抖音”也是前不久的事儿。因此,孤陋寡闻第一次才听说有“简书”这东东。
次言笔名。注册须笔名。笔者文章不多,但笔名不少。不用细想,挑了个曾用得最多的“田力”。不曾想已有人捷足先登抢注了。继而欲用“寻梦”,这是我用了许多年的网名,已知有不少同名者,想来也肯定不行。于是灵感一闪,“田力寻梦”就浑然天成。自觉此名朗朗上口不说,还兼具历史渊源与些许意义。电视上说“有梦当燃”。余虽近耄耋之年,然不信、不觉老至,依然寻梦不止。眼前的梦便是把诗文发表在“简书”上,籍平台的便捷以飨读者。
再说“微评”。拙作<晚成斋微评《鲁迅杂文全编》>(简称《评鲁》以下同。)是余十年前的结集。因该书没用书号,故未公开出版,是本上不得柜面的书。充其量是个人自娱自乐与赠与同好的“内部资料”。若问何以如此呢?还不是因书号费昂贵,而笔者又舍不得袋中有限的几两银子呢!顺便说上一句:如今草民袋中些许的碎银,还不如富贵者眼中不屑弯腰一拾的钢磞儿。
鲁迅是大师名家,被誉为“民族”的脊樑。《评鲁》初心是喜爱大师作品的结晶。书中有不少赞颂大师作品与风骨之语。但既然是评,自然不免带有啇榷、质疑甚至批评之言。不过,这绝非是小人物挑战更非叫板大师之声。草民解放了思想,便有了自己的想法,乃至“思想”。这是拜社会与时代进步所赐。本书创作的心路历程,详见《评鲁》“自序”。
末言发表。鉴于当前似与写作此书时议论氛围不同,此番将《评鲁》发表於《简书》稍作删改,主要是所谓的敏感之语。
最后,《评鲁》的成书与发表,得感谢两位贵人。一是已故的我初中语文老师王歌青,是他极力鼓励我将诗文结集,所以才有我至今八本的著作。二是指导我使用“简书”的王永恒先生,在此向他俩特致谢忱。
“田力寻梦”当前最大的梦是:发表顺当,读者喜欢。
作者2022.6.22於晚成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