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壳枪的枪套,除了较为常见的,还有不常见的,甚至是罕见的、另类的,下面就简单介绍几款。
一,早期固定弹仓的二十响专用木制盒套
在驳壳枪诞生的初期,大约从1896年至1905年期间,驳壳枪有过几款半自动的二十响型号,该二十响与后期的M1932型速射手枪不同,除了它不能连发以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弹仓是固定的,不是下插梭的。如图:
从上图海螺型机锤可知,这枪应该诞生于1899年之前。
从该枪平坦侧面可知,这枪大约诞生于1899年至1905年之间。
除了德国早期有这样的固定弹仓的二十响出品,西班牙也有,但西班牙的出品要晚得多,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才有出品。如图:
请注意,这款二十响,虽然也是固定弹仓,但与德国造不同,它安装有快慢机,是可以连发射击的,不过它的快慢机与后来德国造的快慢机不同,它的快慢机在枪身的右侧,而不是德国造的左侧。当然快慢机的形状也不同。
不论德国造还是西班牙造,这种二十响固定弹仓的驳壳枪总的产量都不多,进入到中国的自然也稀有。大概也就是因为它的稀有,因而在中国倒是很受欢迎。著名民族英雄杨靖宇、马本斋等,都有这种固定弹仓的二十响。由何冰主演的《敌后武工队》中,男一号魏强使用的两支二十响,就是西班牙造的阿斯特拉902型手枪,这款手枪就是固定弹仓并装有快慢机的。
插梭盒子不存在装枪入套的问题,因为不管二十响还是二十四响,都可以在更换成十发弹夹后再装枪入套,因而二十响插梭盒子与十响C96是可以通用普通的木质盒套的。固定弹仓的二十响不行。因为这一类驳壳枪的弹夹太长,一般的枪套显然不能装入,于是便有了下图这样的木制盒套:
这是不是有点变态?没错,这样大型的盒套携带起来自然是不方便的,所以这一类的枪套寿命极短,便遭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类盒套。请看下图:
这种盒套的特征是在木制盒套的下方,也就是用于装机匣与弹仓的地方,开了一条长长的豁口,这样一来,不仅固定弹仓的二十响可以装进去,就是插梭盒子也可以在不更换短弹夹的情况下,直接安装20发的弹夹装进去,而且其从侧面看去与C96型驳壳枪的木壳无异,背挂也好,用作枪托抵肩射击也好,自然也就方便多了。如图:
大概是为了保护那金贵的弹仓,西班牙造的阿斯特拉902型豪华版手枪还有下图这样的枪套:
不论上述哪一类枪套,都属罕见,因为固定弹仓的二十响驳壳枪就不多见。
二,山西造大眼盒子的木制盒套
山西造大眼盒子不仅口径比一般的7.63毫米驳壳枪大,达到11.45毫米,还因为子弹的弹径粗大,因而尽管同样是10发装,它的固定式弹仓便也比7.63毫米的驳壳枪长。一般的C96 式驳壳枪,其弹仓底缘是与板机护圈在一条水平线上,而大眼盒子的弹仓则多出板机护圈一截子。如图:
上图是毛瑟C96型7.63毫米手枪与山西一七式11.43毫米手枪的重叠对比,前面为C96,重叠在后的便是一七式大眼盒子。从侧面看去,其他部位看不出什么,但大眼盒子的弹仓比C96的弹仓多出了一截子。
这样一来,一般的驳壳枪的枪套就没办法容下大眼盒子那宽大的枪身,于是便有了如下图这样肥肥的木制盒套:
这木盒子,如果不细看可能看不出什么,细看就会发现,它比一般的驳壳枪盒套都要宽一些,显得肥不隆咚的。
你别看大眼盒子当年不受人待见,但今天的西方驳壳枪收藏界,它可是个宝,甚至出现了许多赝品。就是上图中这个木壳,也未必不是战后复制品。
三,马匣子的皮制枪套
马匣子,是中国民间对卡宾型驳壳枪的俗称。为什么叫马匣子,意即该匣子枪可以兼作马枪使用,而马枪,就是骑枪、卡宾枪在中国的俗称。马匣子的枪管较一般驳壳枪的枪管长出很多,其木制枪托多数是固定的,少数可以拆卸组合。前者一般没有枪套,后者则还有枪套。下面就展示一下可拆枪托的马匣子的皮制枪套。
上图这只马匣子的枪托是可以拆下来的。拆除木制枪托后的马匣子如下图:
马匣子的枪套是双层叠加,分别放枪托和枪身。
马匣子自1917年开始在德国有少量出品,在中国的大沽造船所有过少量仿制。但不论德国造还是天津大沽造,出品都不多,而且这其中多数都是枪托不可拆的,枪托可拆的是少数中的少数,因而这种皮质枪套也属罕见又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