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家长会|家校携手,用爱护航

各位家长,下午好!

首先,对各位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信任与支持。

今天坐在这里,我看着大家,心里充满了感慨。两个月前,您们牵着孩子的小手,把他们送进校园,那时的他们,眼神里或许还带着一丝懵懂和忐忑。而现在,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响亮地喊“老师好”,能自己找到教室,能整齐地排队,能举起小手回答问题。这短短半学期的进步,是孩子们努力的结果,更是各位家长与我们老师共同努力的成果。看到孩子们渐渐适应了小学生活,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该做的事,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骄傲!

一、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

这半个学期,我们欣喜地看到,大部分孩子已经明确了自己“小学生”的身份,有了初步的集体荣誉感。逐渐学会了课前准备、认真听讲、举手发言、按时完成作业。很多孩子能自己整理书包、穿脱衣服、上厕所。开始结交新朋友,学会了简单的沟通与合作。 这些点点滴滴的进步,都离不开您在家里耐心的引导和鼓励,谢谢大家!

二、我们共同面对的挑战:适应期的个体差异

在为大部队的进步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坦诚地看到,有少数孩子还未能完全跟上集体的步伐,依然在适应期中挣扎。经常丢三落四,书本、文具找不到。课堂上容易走神,或几乎不会听课,小动作多,无法跟随老师的指令。在需要安静的场合控制不住自己,排队、上课时会随意说话或走动。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如作业、准备学具)记不住或不在意。

这非常正常,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花,花期各有不同。

请相信,我们提出这些问题,绝不是为了批评孩子,更不是指责家长。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家校携手,找到原因,用科学和爱的方法,帮助这些孩子尽快赶上队伍,享受校园生活。

三、我们可以这样助力孩子

针对以上情况,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大家梳理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希望能给各位家长一些启发:

1. 强化规则意识与任务意识

①整理书包

②准备第二天衣物

③每天阅读15--20分钟,增加识字量。

2. 培养自理能力与责任感

给孩子分配一点家庭小任务,如饭后擦桌子、给花浇水、整理自己的书桌。让他意识到,管理自己是他的责任。

和孩子一起根据课程表整理书包,一周后,逐步过渡到您检查,他独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

3. 提升专注力与自控力

孩子学习时,家里尽量保持安静,电视、手机等 distractions(干扰物)要远离。 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孩子坐满40分钟。可以从他感兴趣的安静活动开始,如拼图、画画、看书,从10分钟、15分钟逐步延长时间。 每天花10-15分钟玩一些训练专注力的游戏,如“舒尔特方格”、“找不同”、“听指令做动作”(老师说)等。

4. 关注情绪与沟通

接纳情绪,引导表达:当孩子在学校遇到挫折回家哭闹时,请先抱抱他,说“妈妈/爸爸知道你很难过”,接纳他的情绪,然后再引导他说出发生了什么,一起想办法。

“优点放大镜”:每天努力发现孩子的一个小优点并进行具体表扬,比如“今天你主动把玩具收好了,真是一个负责任的好孩子!”这比批评更能激发他向上的动力。

保持与老师的积极沟通:如果您发现孩子有特别的情绪或困难,请及时、主动地与老师沟通。我们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您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信息互通,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四、我们的共同心愿:携手共进,静待花开

各位家长,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一场爱与信任的接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像飞机的两翼,只有方向一致,共同努力,孩子才能飞得更高、更稳。

请您相信,在老师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都有闪光点。我们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也请您相信您自己,您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未来的路还很长,让我们继续携手,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耐心,多一份沟通。让我们一起,陪着我们的孩子,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地、快乐地走向未来!

再次感谢各位的聆听!我的发言到此结束,接下来如果各位家长有任何个别的问题,我们可以再进行交流。

        谢谢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