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觉睡到9点半,起床刚好利用北园的地理优势去行政楼帮老师办些行政事务。受一个起的比我还晚的室友影响,以往晚起产生的负罪感也渐渐消失,反而有一种忙碌中好好睡一觉,忙里偷闲的安然心态。仿若时光突然慢慢流淌,岁月静好。
办完接近11点,便骑个摩拜来到川大小北门外面的寿司店吃早午饭。食物虽算不上可口,但有种很舒服的感觉。进门一条长长的桌子,一排椅子整齐地摆放,入座后日料师的小徒弟礼貌又态度温和地推荐,虽算不上热情,但有点到为止的恰到好处让人很舒服。
开始回忆我对对日料店的感情,应该是来源于黄磊的《深夜食堂》,章子怡彭于晏主演的电影《奔爱》,以及《我的前半生》中陈道明的日料店成为唐晶和贺涵工作之余沟通心扉的场所。殊途同归,都传达的是一种安静的,敞开心扉的,无强迫的,一种心情瑜伽的感觉。就适合我这种,外表大大咧咧,内心敏感细腻,希望达到理性压感性一头,对人事客观理性前提下又兼具温情的境界,但实际却是感性以绝对优势领先,跑偏成文艺闷骚女青年的状态的女学生。
突然来简书,是心血来潮,但也是诸多偶然中的必然。记得小学三年级开始写日记,纯粹是被老师强迫着写。每每都是让爸爸念一句,我写一句。念的快了,不行,我跟不上。写的多了,不行,老师会看出来不是出自我之手。写的少了,不行,达不到我心里的标准,其实主要是不能比别的同学差的心理在作祟。自小便是这般刁钻,挑剔,难伺候,也难得爸爸有耐心将我从小拉扯大。说到这里,其实我也说不清楚,爸爸单独对我的宠溺,是老来得女的心理,还是真的因为我自小乖巧懂事。只是在两位哥哥看到爸爸都是害怕,疏远时,我在爸爸怀里撒娇缠着他给我讲故事,父女之间从未有过任何隔阂,我才意识到我得到的这份爱是独一无二的。
扯远了,我想说的是,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文字。心情烦躁的时候,文字使我安静。挫败沮丧的时候,它有让我满血复活的能量。高中的时候开始零零散散在笔记本后面倒数几页写一些学习上的情绪变化,对异性的懵懂情感,对未来的创景与迷茫。记得第一次正式写东西是在大二。主要是写看完一些电影的观后感。其实跟电影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只是小女生太容易幻想,幻想自己是电影中的女主角,然后借电影的情节写内心的话。大多数都是一些对爱情的假想,还有少部分看完励志电影在打鸡血的状态下写出来的东西。后来翻开来看,浑身鸡皮疙瘩都能掉一地的那种,但我也无意批评当时的我不够深刻,毕竟当年我只是刚进大学的小姑娘而已,又能指望有什么人性的揭示,家国大事的忧心,时事热点的抨击,未来有条理有方向的规划呢?后来写了厚厚的半本,在谈恋爱的时候,在最后写了一篇《最难的是相遇》这样的文章送给了男朋友。他很喜欢,以至于后来吵架,把所有两个的相片都剪了,他送给我的小星星全都丢垃圾桶了,所有家产划分的清清楚楚,只有这个日记本和初中团员证上一张穿着粉红棉袄,梳着两个长马尾辫,笑的一脸阳光的照片他保留了下来。后来,便中断了写作,虽时时有写的冲动,但身太懒,一直搁置。所以,这是我说的,来简书是偶然,太多的app可以选择,但这样写东西又是一种必然。
说到青春,大抵是觉得青春已过了大半,也结束了以前的懵懵懂懂,开始有思考,有追求,有所期待,所以想拼命抓住的缘由吧。硕士短短一年后,就开始了博士阶段的学习。这其中学业上颇多波折与挑战,但总是有一种冥顽不灵的坚持让我违背导师的意愿,靠自己在闯一条路。周围人都为我捏一把汗,有很多人,甚至老师,主任怕我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要来给我做心理疏导与建设。但恰恰现阶段我唯一为自己骄傲的就是,认清了自己,做过的选择,没有后悔过。学业的问题暂且搁置,一言以蔽之,passion, 勇气,挑战,成就感都有,过的还算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愿意花这段青春去守着我的执念,追求我的理想。这倒是一种安稳吧。
说是荒草丛生,大抵是单身的原因吧。几个月了,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状态。凭心而论,自由,无拘无束,开心,无牵无挂,除了偶尔因心情不佳而笼罩全身的孤独感让我有些许不适外,其他一切都好。就像从城市条条框框中回到漫无边际的田野自由生长的感觉一样。有阳光,有雨露,有微风,偶尔也有需要应付的暴风雨,像野草一样疯狂生长。但不一样的是,我大概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需求的稻草人吧。偶尔也需要倾吐,需要理解,需要心有灵犀,不止满足物质需求,还需要在灵魂踮起脚尖跳舞。这是我的荒草丛生。开心,也不开心。满意,也不满意。每每这个时候,大概是需要提醒自己,心里默念三遍,我不是仙女,我不是仙女,我不是仙女。我上辈子又没拯救过银河系,上天怎么会给我尽善尽美的生活呢?
时光,从捋过发丝的指尖悄悄走过,旁白的店员因为没有生意在闲谈,门外三个姑娘坐在一家奶茶店聊天,成都还是这样不算阳光普照的天气。我,应该是个每分每秒每天都不一样的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