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我这个奔三的年龄,大家都纷纷开始结婚生子,按照“社会的套子”去规划自己的人生时间,想到这里,我脑子出现了很多,例如:到了30还不结婚就是剩女,女人没有生孩子就是不完美的……
最近的感慨是听了一些故事。
1.在地铁上和同事一起下班,大家就开始讨论以后的就业方向,要么公务员,要么老师编制,也想不到其他。
2.一个比我还小一岁的妹子,和我谈起自己的焦虑。自己的男友比自己晚毕业,工资也是三四千,在厦门根本不够花,所以和她挤在一个租房里。家里给男友准备的娶媳妇的钱,也因为这次疫情打了水漂,以至于彩礼钱也没有了,父母俩也没交社保,更别提保险。因为自己的姐姐就比自己大一岁,最近要结婚了,问了一下,别人的彩礼都19.8万。而自己又显得比别人优秀又更努力,居然连一个基本的保障都没有。目前自己还要倒贴养男友。
3.一个好友,谈了七八年的爱情长跑,只不过大学以后就是异地。最近也是被各种催,说要不要见家长,男友嫌弃她和自己分太清,她又觉得男友家里的旧观念让自己很不舒服。
纵观这些故事,其实不难发现,主人公都生活在社会的“套子”中。不止是他们,还有你,我……
生活中充满着很多随大流的东西,也充满着很多比较:觉得稳定的工作就很香,我也去找一个;认为自己努力干活奋斗拼搏就应该比别人过得好,嫁的好;觉得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到了年龄就该结婚。
但其实并非如此。
再好的工作也有适应人群,如果没有发现自己所擅长和社会所需要的交集,即使是像公务员般旱涝保收的工作,也会觉得不开心吧?
别人的男友有丰富的物质基础,不需要自己操心,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会像表面那样幸福。如果嫁了有钱人,自己过得不快乐,会后悔吗?
相处时间是挺久的,可是他就是不懂我,不知道我的喜好,一直用自己的方式爱我,那结婚以后应该也会分的很清吧?
并非说,所有社会的套子都对人是不好的。诚然,到了年龄结婚生子,这是生理决定的。如果存在良性的比较,也会激发自己更多的可能。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或者,知道自己不想要的是什么,那就尽量规避。
所以,和J讲起同事的事情,她会问我,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还会爱她吗?还会选择和她在一起吗?或者,遇到我讨论别人的男友时,她会问,会羡慕吗?
我的回答是,当然会爱,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和她在一起。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要的是什么,即使在我眼前马上就要有稳定的工作,有装修好的房子。
遇到别人的男友有钱有权时,我会觉得,这样挺好的,但是我也不羡慕。因为这些钱和权我可以凭努力获得。
遇到别人问我,你当初怎么想的,为啥突然就结束了感情。我说,因为我觉得不合适。
遇到工作的方向问题,我也想着,等有一些基础后,可以gap一年或者找个朝九晚五的工作,剩余的时间用来探索和开发新的工作领域。
所以,看上去很复杂,迷茫的问题,其实都是自己没有想清楚,或者还不知道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一旦心里有了明确的答案,我相信,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