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课程主要内容
一、课程主题
主题:关注情绪。
痛点:情绪忽然来了,造成了不可避免伤害,有的时候掉入情绪之中,无法自拔。
目的:通过观察情绪来训练分身能力。
目标:理解和使用。
二、案例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房子给撞了。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孔子曰:不迁怒,不贰过。
思考一下你做到了吗?
三、知识点
小我是什么,从哪里来,到那里去?
小我是在我们大约2-3岁基于恐惧而形成的,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但凡负面的情绪都是它的养料。小我的成长是不可限量的,如果你喂养得足够多,它会生长得如大象的庞大,你会无法控制他。
信念及其使用
“任何消极负面情绪都有积极的正面意义”
愤怒——怒是奴隶之心,是由自己没有能力所引起的。正面意义:给你巨大的力量来帮助你改变不能接受的情况。
焦虑——关注点有问题以及能力不够。正面意义:对关注点做断舍离,找正确的关注点;能力不够就去学去练。
恐惧——是过往情绪对当下的反应,此时你处于高度灵敏状态,个人意识增强。正面意义:往回退一步,重新思考,是否要这么做。
委屈——源自于小时候对父母的依赖感。正面意义:我要成长了,要对自己负责。
烦躁——站在了不该站的位置上。正面意义:思考如何去自己该去的地方。
憎恨——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也不允许自己提升。正面意义:调整成精进的思维。
无奈——面对问题所有的做法都不行。正面意义:需要突破和创新。
压力——之前的准备不够。正面意义:承载压力或等待时间到来或重新准备。
处理情绪流程:
1.觉察——分离出小我,拿出笔纸,问我怎么啦。
2.倾听——认真倾听小我说完说透。
3.理解——理解小我背后的意义。
4.调整——根据情绪的正面意义调整。
5.行动——让调整落地。
明明什么都知道还会犯错怎么办?
即觉察能力。觉察分四个阶段:不知不觉;后知后觉;当知当觉;先知先觉。我们现在训练的就是后知后觉。
Part2:收获
我们经常被困在情绪的泥沼里不可自拔,知道自己烦躁或者焦虑,却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易仁永澄老师详解了几种常见的负面情绪及其正面意义,让我知道为什么,也知道了该如何处理这些情绪。
Part3:实践
Part4:一点点感悟
看着视频就像跟着摄像机走进一家医院,每个人都或因认知所唤醒的情绪,或因情感范围内的人或事引起的情绪,或因诱发产生的情绪,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情绪,每个情绪背后都有着它的意义。我们平时无法直接解读出来也不曾去留心也不关心他人的情绪,然而在这一刻,都明了了。至少在我,对过往在医院里各种不愉快的经历:咨询医生,医生们的不耐烦;有的病人的插队;有的护士的不细心;被扎了N次才找对的血管,这些都一一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