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成事的人,谁有功夫想起那些曾对自己爱理不理的人?
前两年阿里巴巴上市的时候,网络上传言,马云说了这样的话:“昨天你对我爱理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源于马云当年被人屡屡拒绝的窘相与如今叱诧风云的光辉,形成强烈的对比,激起了一波仍然被人屡屡拒绝屡屡看不起人群的愤慨与斗志。
当时就肯定,马云是绝对不会说这种话的。
第一,他每天那么多事,哪有时间去恨那些曾经拒绝他的人?
第二,如果站在成功的视角,当初拒绝他的人,很多人已经在他之下,谁会去与比自己弱小的人斤斤计较?人性善于同情弱者,能让我们愤怒的只有强于我们的人。
一次我向长辈请教:怎样面对恨的人?长辈说: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让你自己成为强者。如果一个人另你愤怒,证明你心里认为自己比这个人弱小、无能,当一切令你无可奈何没有出口的时候,你才会把负面的力量抛给自己,产生了愤怒和恨。
当我们愈加强大,就会发现,能让我们产生恨意的人越来越少。
二,当你弱小的时候,别人的爱理不理很正常啊!
以前,去一个机械材料市场发过传单,往前走听到后面一阵笑,回头一看,一个人正把刚接的传单捏成了团团,狠狠的踩了好多脚,当时感觉,就像自己的心和自尊被他踩在脚下一样,创业不易,你怎能这样对待我呢?
我愤怒的走过去指着那个人吼叫到:你凭什么这么不尊重人?你不要可以告诉我,知不知道一张传单一毛钱?那人愣住了,脸一阵红一阵白。现在想想,觉得那人也是蛮无辜的,虽然他的行为并不高尚,但也并不过分,谁接到传单不扔到垃圾桶?别人为什么管你创业多辛苦?理想多艰深?传单一毛钱呢?
现在还是会经常遇到爱理不理的人,从陌生的杂货店老板到一些想要达成合作的相关负责人。从毫无关联的到可能产生联系的,每天要拒绝我们的人无处不在。爱理不理已经是很好的态度了,不被人骂已经不错!
每个人活得都不容易,别人也有许多糟心的事,哪里有时间考虑你的情绪?若你还不能有价值与他人交换的时候,你又凭什么要求别人看重你的理念?所以,到这里是不是该感激那些毫无关联仍然尊重并对我们好的人?
有人说这样的观点太过现实冷酷,可是仔细想想,人和人是没有任何无缘故爱恨的,能在一起合作的人要么是臭味相投感情合拍,要么就是目标一致共同进取。
爱理不理我们的人特别多,我们不也每天都对各类人爱理不理吗?
之前看到一些关于正视人脉的文章,真是无比认同,很多年轻人在书中或别人口中了解到所谓人脉的重要性,一毕业就着急去认识所谓的大人物,认为进入一个圈子决定了自己的未来。可是实际不然,如果你的才华、能力或者其他不能与这些人达到价值互换的时候,你凭什么认为人家一定会帮助你欣赏你呢?
我刚毕业时也一样,很喜欢参加各类活动,也曾在偶然的机会中认识过一些遥不可及的大人物,当时觉得,哇塞真是机会来了,动辄就和人家谈工作谈理想,可是事实证明,这真是非常愚蠢的,在你自己的成绩不被认可时,你说的话也极少会被人重视以及听进去。
所以人在经历过许多事后,才会明白穷则独善其身的道理。
三,如果我告诉你:一万次的爱理不理会堆砌成你的成功,你会不会喜欢上这种爱理不理了?
优步创始人TK 一直以好斗来形容自己的性格。他号称每天和人打交道时, 都听到一百个以上的不,这么多年来,已经听到几十万的不了。创业时遇到的各种拒绝对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一百个不,你能听吗?反思自己,可能每天听到三个人对我说不,一个人骂我,就已经可以让我情绪非常低落了,何况是一百个?
这就是我和TK的区别,这就是普通人和成功者的区别!
上万次的拒绝与冷漠,堆积成了TK和其他成功人士的成功,而若是这上万次的爱理不理是堆积成通往你最终目标道路的石头,你会不会就喜欢上这些爱理不理了呢?
以前和家长聊天,说最该让孩子养成哪种品格,若我们想要不凡,那么这种不在乎他人眼光的品格,是我们所必须拥有的。
在《庄子·在宥》中,有这样一句话:“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当一个人的身心都能够独来独往,不受外界影响的时候,那么他便是最高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