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逃婚
2
李家的宅院在村东头,从地理上看不是最佳,那一望无际的枣树林子遮住了这三进的院子,前院有一大片的练训场,两侧建有小砖楼和一大席棚,这里就是早年的李家把式房,后改为吉祥龙狮传习所,正南门前有三棵高达三丈的旗杆,也是传习所的标志之一。
第二进院是李伯祥的宅院,由于没有儿子,除北房由老俩口和闺女住外,东厢房是服装道具库,西厢房原来是间客房,传习所里那个孩子伤了、病了,住进西厢房好有个照应,后来香玲大了,要求独居,就搬进了西面的屋子,成了小姐的闺房。
最后一进院子是李家祖宅,虽显得陈旧,但青砖漫地,影壁威严,在一棵百年老枣树的荫庇下,老宅子多了几分苍劲和神密,这里供有李家列祖的牌位,也供着武财神关羽和戏剧祖师爷唐明皇李隆基的神位,只有拜师学艺和出师行大礼时,孩子们才能进到这院子里来。现如今除爷爷李龙渊在这里独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传习所和李家几十口人的粮食及盐油诸物的仓储之地,这也是百年来李家的传统,至今未变。
运河水就在李宅院旁默默流淌了百年,见证了这座大宅的发展,也见证了吉祥村龙狮会的兴衰。无论是南运河水患漫了百里长堤,还是水枯干旱季节造成饿殍遍野,但老李家靠着仁爱济世、忠义传家的祖训,成为吉祥村的道德楷模,习武之人不光有着健硕的躯体,更可贵的是百年蹉跎铸就了他们良善的家风。
李伯祥是独子,自从李小师爷在吉祥村落户后,李家人丁兴旺,自民国开始,随着陆家的式微和把式房的兴盛,李家有了话语权,得到了全村的拥护。尤其是在抗战时期和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李家宗室出了几名英雄,让吉祥村甚至全沧县都对李家高看一眼,就是在动乱的文革期间,舞龙舞狮被当做封资修的糟粕而扫地出门时,李家的人却未受冲击,反而是三道井的麒麟会老齐家,被当做除四旧的典型挂牌游街,还株连了好几家亲戚、邻里一同遭罪好多年。
李伯祥常自叹运气不好,和媳妇结婚几十年,怀了几胎都没落下,虽然原因很多,可按当地人话说,还是差了点什么,他甚至有心吃斋念佛,后来干脆死了这念头。可就在媳妇快四十岁的时候,有一天两只喜鹊跑进了老宅的正房,在唐明皇的神位前叫了一早晨,李龙渊说这是喜兆,果然一年后香玲出生,而且一生下来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香玲虽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可从睁不开眼那一刻,就成了大院里的珍珠,也成为众人眼中的小霸王。她自小不喜女红,专爱舞枪弄棍,在镇里上小学时打遍天下无敌手,该升初中了,偏要随班里的一个孤儿去吴桥杂技学校学习,谁都知道学杂技是个苦营生,全家反对,但香玲有主意,竟独自跑到吴桥,慌称自己也是个孤儿,急得吉祥村全村李姓亲戚找遍沧州各县市乡镇,最后还是吴桥公安将她送了回来。
今天香玲又要唱那出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