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护佑,我想说的是我奶奶。护士节,登录一段老时光。
奶奶与外婆,一位是我爷爷的妻子,一位是我爷爷的表妹。爷爷是名医生,奶奶与外婆都是和爷爷一起工作过的护士。工作的地点是杭州,浙江省第一人民医院(新中国建立后命名)。关于奶奶的零碎记忆,有许多是来自我母亲。
二叔说,是爷爷追求的奶奶,“医院里的小美女”,外婆说奶奶“总是穿搭的红红绿绿”,医生护士分工合作谁也离不开谁,爷爷奶奶天生一对,白色的工作服也是一缕七彩祥云。
1917年,爷爷作为中国的第一支红十字医疗队队员赴法国救死扶伤支援抗战中的法国人民,回来后担任医院的院长,成家时已是36岁。
抗日战争爆发,爷爷带领着全家人从上海来到安徽,创办了皖南山区的第一所平民医院。爷爷生性耿直,嫉恶如仇,建国初期被人诬告获刑20年,奶奶忍辱负重一直在这所平民医院(宁国县医院)工作。爷爷刑满释放回到河沥溪,依然是受到当地人民喜爱的名医,宁国县志上有着关于爷爷(杨佚,又名杨觉庐,字安福)的文字记载(充分肯定爷爷的贡献 ,确认他的医师身份)。
爷爷回到奶奶身边时,奶奶被确诊肝癌晚期,最后的时光奶奶躺在爷爷的怀中,像个安静的小女孩儿,儿孙们都忍不住热泪盈眶,祈祷他们在一起,在一起……
我的天使奶奶,教会我勤勤恳恳的工作,任劳任怨的做人,教会我忠于自己的爱人,把自己整个的交托交托给思念交托给依赖。
父亲的血型是o型,爷爷的血型也是o型。奶奶的血型是a型,我随我奶奶。内向自尊,同时也自强自信。我们的感情线索与新中国的记忆并行,1974年奶奶仙逝,奶奶仙逝后正值我高中毕业我去宁国河沥溪陪伴爷爷,跟着爷爷学针灸。爷爷话不多。告别爷爷时,爷爷拿出一条兔毛围巾,说是奶奶留给我的。我心里明白那是爷爷的珍品,他是把一份来自奶奶的祝福转托给我。
时过境迁,现在爷爷奶奶都微笑着在天上看着我。我的宝贝女儿选择的一份职业就是针灸师。爷爷的那部《经络学》现存北京经络研究所。我女儿心心念着什么时候到北京去把这本传家宝取回来。
1977年我读大学,在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1980年我算是高年级女生吧,有新生来找我说是来“寻找大学姐”。后来得知他是来自河沥溪是我奶奶“亲手接生的”,那时我的奶奶已经离世三年,还有人循着这条线索来辨识我这个素昧平生的“姐姐”。我的奶奶美丽又善良,给当地人的印象深刻。
奶奶的工作职务是助产士。杭州的我大姑一家曾经迁居在河沥溪,我的关于奶奶的记忆停留在童年,堂妹向我讲述了奶奶后来的工作情景,生活上的重压,精神上的超负荷,半夜起来去帮人接生、天不亮去街头扫地,接受劳动改造。对于生命中遭遇的一切,奶奶从无怨言。白衣天使,替天行道。
我出生是建国后的50年代。那时奶奶家安置在安徽,宁国河沥溪;外婆家在上海虹口区四川北路——两处“家”存放着我的童年。河沥溪——四川北路,梦中时常穿越。有一个梦常常出现: 我和奶奶一起睡在一张大床上,半夜听见奶奶喊我,她手持一盏煤油灯,我则睡在床底下——我是躲进去还是掉下去的呢?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半夜里奶奶是真真切切的被叫出去出诊。每一个需要奶奶的人都是急急切切的需要,时时刻刻的呼唤。奶奶,我现在叫你,您听得到吗?
奶奶的坟墓安葬在浙江诸暨老家。奶奶的名字叶莲英。
今天是护士节,愿以此文献给我的护士奶奶。
作者简介
杨光,女,网名“一缕七彩阳光”,浙江诸暨人。1955年国庆节出生。中文教授,语文特级教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修辞学会会员,全国汉语口语学会会员,中国诵读学会会员。职业生涯桃李满天下。退休后痴迷网络,专攻声乐与文学,网传朗诵诗作数百首,散文千余篇,圈粉无数。作为同步悦读学者,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