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
就在窄窄的洒满阳光的山路旁,一大丛闪亮亮的黄灿灿的花儿恣意奔放地开在布满山石的小土坡上。在这小小的山谷里,这样一丛让人叫不出来名字的花儿却惊艳到了年少的我,不仅让人感叹到大自然竟有如此好看的花儿。她既没有开在爱花人家的庭院里,也没有开在哪位浪漫姑娘的窗台下,却开在这静静的山谷里。无人为她浇灌,也无人为她修剪枝叶,她却开得如此这般鲜亮。更让人惊叹的是她却绽放在春寒料峭的早春时节。
她仿佛照亮了整个山坡,整个山涧,映亮了周遭的每一棵树木,每一片荒草,也映亮了脚下清清的溪水。每一朵花儿好像春天的小精灵,明亮的让人挪不开眼。她将早春的光芒照进人的眼里,把春的希望在人们的心头点亮。
薄薄的椭圆形黄亮亮的的小小花瓣儿围拢成雅致的花朵儿,一朵、两朵、一串儿、两串儿……缀在绿色柔柔又长长的细细的四散开来的枝条上,在山风里自顾自地摇曳着,开得欣欣向荣、开得神采奕奕、开得意气风发……
坡下的清澈的溪水流淌在形态各异的,大小不等又蒙着一层湿滑的青苔的山石上。如果在有月亮的晚上自然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了。坡上着黄色衣裙的春的使者们和着叮咚的流水声在清风的指挥下跳起了一曲又一曲春之圆舞曲。
在百花尚未盛开之际,她一枝独秀,冲破了寒冬的沉寂,唤醒了沉睡已久大地,告诉冬日里慵懒的人们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此刻我坐在炉火旁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想起上学时常经过的山路旁那一丛无比灿烂、葳蕤缤纷的小黄花儿来。
如今的家乡也有了巨大变化,也许上学时常走的那条熟悉的仅仅能步行山路也变宽阔了吧。想到这里不由得为记忆中这丛灿烂的山花的命运而担忧起来,也许她仍然安然无恙地扎根在当年的山坡上,每年春天依旧早早地盛放着,芬芳着我熟悉的那条山路……
山里总有许多美丽的却至今叫不出来名字的各种小花儿,绽放于熟悉的山野间,惊艳了美好的年少时光,也温柔了多情的岁月流年。
近些年我才知晓原来我心中的挚爱的又有些神秘的小黄花有一个好听又响亮的名字--迎春花。
一次外出办事途中,先是乘坐开往郊区的地铁,后又改为大约十多分钟的步行才能到达目的地。沿着宽阔的行人稀少的颇有些安静的马路行走,我不时观看着路旁的不断变换的风景,也多了一份怡然自得。由于是郊区,路两旁也没有像主城区那样被规划的的井井有条,仍然生长着一些野生的藤曼和花草,还有很大面积的菜地。走着走着前面出现的一丛熟悉的花儿,是小黄花儿,我一阵惊喜,连忙走近细看,是的,是家乡的小黄花。一样的黄灿灿的、一样的耀眼、一样地开在细长的枝条上,一样地散发着清香,像金色小瀑布在我的眼前闪耀。我拿出手机百度起来,屏幕显示的是“迎春花”三个字。我惊叹原来她有这么好听的名字。我抚摸着下垂的柔然的枝条,细嗅她的芳香,再仰头观看着那一朵朵在阳光尽情盛开的小花朵儿,她们是如此的玲珑,如此的清丽、如此的娇俏。忍不住拍下了她们一张张纵情绽放的笑脸,每一朵花儿仿佛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向我眨眼呢。我陶醉在眼前的芬芳里。
在异地他乡也有和故乡土地上一样的花儿,让我又感动又惊喜,就像和久别的老友重逢的那般欣喜和亲切。我见花儿多妩媚,料花儿见我应如是。
正月里与好友相约来杜甫草堂赏梅。一进园里,亭子旁、屋檐下、路旁……满眼都是梅花,红的梅、白的梅、粉的梅,芬芳四溢。仰头赏梅,只见旁逸斜出的花枝映在晴朗的蓝天上,好似一幅幅唯美的写意画。不禁想起陆游的诗句来:“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想当年,在诗人眼里二十里路的梅花盛开该是怎样一番盛景呀。正沉浸在赏梅的浓浓兴致中的我,一低头,只见水光潋滟池塘边竟有一丛迎春花,正零星开了几朵黄色的花朵儿,晃动的枝条上也冒出了小小的饱满的花蕾。一下子吸引了我正在赏梅的目光,在梅开满园的天地里,她静静地在柔韧的枝条上绽放着,虽然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朵,却仍然在阳光里闪耀着独有的灿烂光芒。在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天地里也有迎春花安静又独特的存在。游人如织的园子里,在梅花的海洋里。
也许少有人关注到一丛不太起眼的迎春花的开了,更不会流连她婆娑的舞姿,也不会去欣赏她在春水初生的池塘里灵动的倒影。这些她都不在乎,她就那样气定神闲,袅娜地开着·····
当盛开的梅花渐渐谢幕,迎春花却悄然登场了。在冬春交替之际没有犹豫,也没有徘徊,毅然接过季节变换的接力棒,用蓬勃的生命力奏响了春天的序曲。
她因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开花后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为“迎春花”。又名“小黄花”、“金腰带”、“黄梅”。她和傲雪凌霜的梅花、清新脱俗的水仙、端庄高雅的山茶花被称为“雪中四友”。
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云: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恁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是啊,迎春花带着早春的严寒开放了,花朵金黄,花萼翠绿,在众多的黄花中,有几个能同她争先比艳?
白居易又题《代迎春花招刘郎中》,“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这首诗是写给好友刘禹锡的,迎春花与青松翠竹为伴,先于群芳应春傲然开放。白居易用迎春花来赞赏刘禹锡的高洁、超群拔俗的品格。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北宋名相韩琦笔下的迎春花,不仅在风雪中凛然盛开,更有广阔心胸。她虽然枝条纤弱、花色娇柔,却自有风骨。她不卑不亢,从早春开到百花齐放,因为她知道百花满园才是真正的春天。
“浅艳侔莺羽,纖条结兔丝。偏凌早春发,应诮众芳迟。”晏殊这首诗表达了迎春花在早春中绽放的美丽,她与众花的不同,她冲破严寒,开成了春天里最早的风景线。
在诗人们笔端下,迎春花是柔美的,却又柔而不弱,柔中有刚。通过对迎春花的赞美表达个人或者友人的高洁志向,激励逆境中的自己或者友人。
由此可见诗人们对于迎春花的偏爱和赞赏之情。
想到迎春花开在寂静的山野,长在人迹罕至的山道旁,扎根在贫瘠的崖壁上。耐寒、耐旱、耐贫瘠。花叶枝还有药用价值,可入药,有解毒消肿、清热解表的功效。她不求闻达,在地天地间默默奉献。不畏严寒,在寒冬蓄积力量,在早春二月里盛开,为人们迎来冰雪消融、百鸟争鸣、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春天。
故乡山间小路的小黄花也许依然生长在无人照料的小山坡上,在这早春二月里,她一定如期绽放了,应该更加葳蕤了。虽离我很遥远,却又无比闪亮在我的心头。那种灿烂和温暖的感觉不会随岁月流逝和距离的遥远而减少半分,反而更加明亮起来,浓烈起来。
郊区马路旁邂逅的迎春花给了我似曾相识的欢喜,让我即便身处异乡,也因有和故乡一样的花木而庆幸并感恩自然的神奇。
草堂的迎春花即使在不起眼的地方扎根也能不骄不躁,自成风景,舞出生命的精彩,不辱春之使者的使命,不改奉献者的本色。
是啊,“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天地间的草木自有本心,有自己的坚守。
在新的一年里我有个小小的心愿,那就是在我的小花园里栽上一棵迎春花。种下美好、种下春天、种下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