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白话诠释:颜回问关于仁的事情,孔子说,“克制自己,恢复(返回到)礼仪(的状态)就是仁。如果有一天能够做到克制自己、恢复礼仪,那么天下的人就趋向于于仁德了。实行仁德要凭借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颜回说,“请教一下实行仁德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符合礼仪的不看,不符合礼仪都不听,不符合礼仪的不说,不符合礼仪的不行动。”颜回说,“我虽然不聪明,但请允许我按照这样的话去做。”
冉雍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会客,就仿佛要去拜见尊贵的宾客,役使人民就好像要承担重大的祭祀。自己所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在国家办事不落下埋怨,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也不落下埋怨。”冉雍说,“我虽然不聪明,请允许我按照这样的话去做。”
切己体察:这里的两句说的都是孔子回答不同学生关于仁德的问题。对于演颜渊,他说的一个主要观点是克己复礼,而对于冉雍的主要训诫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者都是孔子核心哲学思想的体现。
第1句话中的克己复礼,并不是要用外部规则约束自己的欲望,而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欲望是由内而发出的,约束欲望则是由外而发出的。这就要求我们强调自身的建设,简单来说就是从看、听、说、做几个方面进行自我的行为约束。所以孔子的思想不是鸡汤,也不是虚的,而是能够切实执行与行动的。
第2句话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承接前一句话而说出的。前一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要谨慎的对待别人,无论是尊贵的宾客,还是老百姓,这是对同理心的要求。假使我们是老百姓亦或是宾客,我们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们呢?我们就应该如何对待别人?如果一个人在老百姓的时候,都不能很好的对待别人,也很难期望他事业有成之后,突然就变得优秀。现在很多人想,“我是一个无名小卒,就可以为所欲为,反正影响也不大,等我有了成就之后就自然会做到高的境界了,或者到那时再做也不迟。”但事实恰恰相反,这样的人,就是孔子口中的不安于贫贱。不安于贫贱的人也很难有大作为啊。我经常和团队说,“一个人不是因为给了他领导的位置才需要修炼领导的技能,而是因为修炼好了领导的技能才能做到领导的位置。”不能因果倒置!这句话也类似于“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而不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文言拾遗:克己复礼为仁--“复”有回复,返回、符合的意思。
天下归仁焉--“归”的意思是趋向,归向。例如“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资治通鉴》,又如“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又如:归止(归着,归宿);归一(一样);归市(涌向集市);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