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最近的社会热点我说两句。嘻哈文化中的服饰(平头帽、过于宽大的衣服、拖地长裤和篮球鞋)、说唱音乐和街舞等等,没有一个我能瞧得上的。
我不喜欢嘻哈,是从嘻哈的发源与现状出发,也是从我自身的状态出发。嘻哈文化发源于低教育背景、低收入的的黑人社区,内容涉及过多的性、毒品、暴力,并且至今仍然以这些作为特色。有些人说嘻哈文化发展至今已经属于“平民文化”、“草根文化”,这个我持保留意见。美国地方政府支持嘻哈文化的出发点是它让小黑孩们有事做,间接降低了犯罪率;并且的的确确有一批艺术家在为嘻哈艺术“洗地”,在为突出hiphop中阳光活力的一面而努力。但是,要想说嘻哈文化已经达到了被平民阶层普遍接受的程度还为时尚早。我举几个平民文化和低俗文化的例子:相声小品,已经由草根、平民艺术走向通俗艺术(里面离不开侯宝林大师的贡献,他去掉传统相声里面的“脏口”,将说唱艺术发展为国家政治宣传服务,使新时代的民间艺人转变为国家文艺工作者);东北二人转,赵本山一直在努力,但还没有脱离低俗的地位;老北京的单弦,是八旗子弟发展出来的艺术;京韵大鼓,是京津地区的市民阶层中,你能说它们是民俗、是通俗,但绝不是低俗;相反仍然在某些地区流行的“云南山歌”、“安徽小调”,虽然是当地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但里面存在着大量的低俗内容。
文艺作品按照层次来说可以简单的分为“低俗”、“通俗”、“高雅”。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很容易判定艺术品的层次。满足生理需求的艺术作品都属于“低俗”,比如宣扬性、宣扬毒品(刺激内分泌)、宣扬暴力(满足安全上的需要);满足情感和归属需要的艺术作品多属于“通俗”,比如表达亲情、友情与爱情的作品,宣扬道德教化、提升信念、鼓励成就的作品。那么哪些艺术作品“高雅”则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佛教中把人的痛苦分为三类:苦苦、坏苦、行苦。它们分别指的是生理上的痛苦(生老病死)、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的痛苦、美好的事物与快乐的时刻不可能永恒的痛苦。能够解脱上述的痛苦(特别是后两种痛苦),它们成为艺术与绝大多数宗教的终极目标。并且为了解脱上述两种痛苦而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多为我们如今常见的“高雅”艺术。
比如禅道、茶道、棋道。它们都通过顺序的、优雅的步骤,让人享受一种平心静气的舒缓,达到一种平和的满足感。而绝非通过静坐来解乏、通过饮茶来提神解渴。
还有一个特点是,满足人类低层次需要的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往往很短暂,而“高雅”的艺术长盛不衰。就像给一个饥饿的人食物,在吃第一碗饭和第二碗饭的时候,饥饿的人会觉得很快乐,因为饥饿感得到了满足。但是,如果之后强制这个人继续吃下去,他很快就会从满足状态转变为吃撑,然后撑得很痛苦。同样的道理可以引申到那些“低俗”的艺术作品上,其引发的感官刺激可能很强烈,但高潮很快消失,接下来就是空虚。搞不好还会引发贾瑞照风月宝鉴的效果。相反,“高雅”艺术作品更多关注于满足人类的高层次需求,比如性欲之于爱情、一顿饱食之于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后者比前者更长久、实现起来也更复杂。也可以这么说,人类的高级需求是永远不可能全部满足的,这也决定了立足于满足高级需求的艺术是永无止境的。
嘻哈音乐中往往涉及性、毒品、暴力等等特点是有其起因的。第一,美国黑人自马丁路德金以来民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认为自身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美国社会不公平的待遇,受到歧视。于是黑人艺术家使用“叛逆”来对抗和嘲讽社会的黑暗。当然这是从积极的一面来理解。第二,由于其艺术作品中长期浸淫这类不良元素,反而影响到黑人社区,将性、毒品与暴力当成生活日常理所应当的部分,这是其消极的一面。而今,毒品问题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嘻哈音乐在里面造成了哪些影响?是不是应当继续提倡?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所以说,生活在黑人社区以外,甚至是其它国家民族的人,在不了解黑人社区的土壤和背景的情况下,一味模仿流于表面的嘻哈元素,实际上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比如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们喜欢嘻哈,鼓吹里面的毒品和犯罪,消极于颓废,是很傻很天真的。
作者保留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