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晨五点半的离别
2019年9月29日,这一天终于来了。
早上五点半的闹钟,将我从尝试蹦极的刺激中拉回现实。一点儿也不拖沓地爬起来,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女儿,心中轻微牵扯了下,便下床换好衣服去洗漱。
洗漱好后,我给女儿盖好被子,想亲一️亲她的脸颊,做一个告别仪式,但她动了动,把脸侧到一边去,好像不愿被打扰大好的睡眠时光。我不甘心,拿起一片新尿片给她换上,这下小家伙醒了。一脸开心的爬起来坐着朝我笑,问她为什么这么开心,她说“我要坐车车去游乐园”。
借上厕所的名义,安抚好女儿,我准备出发了。走到屋外,天还没亮开,零星散散的一些星星还在空中眨眼睛。老妈穿着薄薄的短袖睡衣,在晨间沁人心脾的寒冷中抱紧双臂,嘴里一遍一遍地唠叨:“放心,溪溪我会带好的,自己的亲外甥女,我肯定爱啊,你自己照顾好自己。”
我鼻子有点儿涩涩发紧,嗓子也开始沙哑,于是快速踏上征程,老妈的话却还在追赶着我:“路上慢一点,我现在什么都不做,专门带溪溪,你去惠州了好好养身体,不管生儿生女都一样…”
最是离别见真情!
离别时,两种平时争锋相对的性格变得异常柔软,语言却像是主宰眼泪的闸道,一不小心被打开了,昔日里所有的情感和着眼泪,在眼眶里浸泡着,发酵着,打着转儿,还被人强忍着,仿佛再多说一句话,就决堤了。
(二)女儿玩乐,消解我的愁容
时间开始被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填满:赶路、坐车、睡觉。到了武汉,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各种大型商场、娱乐设施、漂亮的公园不断从眼前晃过。车开到大桥时,宽阔的长江还吐着朝气,烟雾茫茫,一些船只在里面缓慢行驶…眼见之处,皆能想到:如果女儿看到这些,该会有多么惊喜的神情啊。
到了高铁站,取好票,时间还很宽松。去喝了想喝的永和豆浆,看时间已接近十一点,跟女儿视频。没想到这个小家伙还给我上了一课。原本一直担心她看到我会哭,结果外婆说她从早上起来到现在都没找妈妈。
跟她视频时,她还在快乐地与外婆玩玩具,看到我周围的人很多,就问了一句“妈妈你在哪里呀”,然后又去玩她自己的了。被叫回来又嘱咐几句:“在家跟嘎嘎好好玩,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小家伙都频频点头答应。最后在一片“拜拜”声中,愉快和谐的结束了这次视频。
原本布满愁容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原来很多担心,都是自己内心滋生出来的恶魔。你越怕它,就越会被它影响,被它吞噬。但事实上,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存在的,所以,比起担心,放心更明智。
(三)平静的离别,勇敢的成长
在高铁上的四个多小时里,发生了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一是一位妈妈对她的儿子拳打脚踢。那孩子看起来比我女儿还小,话还说不清楚。因为喜欢到处跑,妈妈先是怒吼,然后强逼威胁他坐下,最后对他拳打脚踢,态度之强硬,让我感觉不出这是她的儿子。最让我惊讶的是整个过程中,她的手机不离手,手机里面的电视剧一直在播放。
后来我去上厕所的时候,经过他们的座位,母子二人盯着手机里的电视剧,看得津津有味。
当时我就在想,幸好我从来没有这样对待过女儿,幸好女儿从来都是开开心心的,自由自在的正向成长。母女一场,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这是一种天赐的缘分,得加倍珍惜。
第二件事是看电子书,其中看到了一个片段,默念了好几次,揣摩了好久,越发觉得有意味:
“主啊,请赐给我平静,让我去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
“主啊,请赐给我勇敢,让我可以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
“主啊,最后请赐给我智慧,让我可以去分辨这两者之间的差别。”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个最动荡的年代,美国著名神学家尼布尔写下的《宁静祈祷文》,传遍全世界,变成二十世纪最著名也最经典的祈祷文。
仅仅三句话,一层又一层再一层地往上叠加,先是内在的平静,然后是外在的勇敢,最后“智慧”这句话一出,立刻统合了前两者,“可以改变的事”和“不能改变的事”,也就是所有的事都被包含其中。
一句话就让整个人的内在宇宙,全都燃烧,灿亮了起来。
我与女儿的短暂离别,开始变成另一种乐观的征途了,我们各自勇敢成长,最终在两个月后以更大的欢乐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