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记不住不是你笨——所以记不住是常态

在女朋友苦口婆心加循循善诱督导下,用了两天多的时间才间间断断的把这本只需要听69分钟就可以了的《考试脑科学》一书听完,作者是池谷裕二。

只是听完,那么接下来的配套行动应该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寻找合适自己的方法。我挺羡慕樊登老师那种两三个小时读完一本书的能力,又快又好地读完一本书,那效率真是很厉害。

一、听了这本书,你会不再纠结为什么自己老记不住东西,因为记不住东西的人,不止你一个。大脑的进化设置本来就是用来遗忘的,所以记不住才是常态。

从小学到高中,大部分的知识都和记忆力有关,所以一个人记忆力很好的人在应试考试和学习上就有先天的优势。而记忆也是有规律的,书中对记忆的一些规律介绍了很多,其中比如众所周知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二、书中提到:可以根据遗忘规律来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比如狮子记忆法,我们作为一种动物,都有一种共性,那就是在饥饿的时候,会分泌某种东西,那个时候的记忆力会得到增强,我也明显有这种感觉,那就是在吃饱了之后,总是昏昏欲睡,那时候血液都集中到肠胃去了,而在饥饿的时候,则学习或考试的状态就比较好,那个时候肚子里空空,存量的血液就更能够供给我们的脑部,再加上饥饿所刺激分泌的一些激素,我们那个时候记忆和理解能力的状态就处于高位,更有可能超水平发挥。


另外是室内温度,室内温度过高也会导致脑袋昏昏,低一点的温度更利于大脑的冷静和思考,记忆力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也比较好;再一个就是动起来,我们在动起来的时候,记忆力的状态就更好,我忽然想起来为什么古时候的那些考科举的秀才们背东西的时候要摇头晃脑了,因为那种让身体动起来的状态会促进某种有利于提高记忆的激素分泌,这样也会让我们更容易记住东西;最后是房间颜色,接近大自然的颜色更使人心情平静,类似浅绿色这种颜色就比较适合孩子学习,而忌讳红色,因为这会让人时时处在紧张、压抑的感觉中。

三、记忆要靠反复训练

什么是记忆?记忆就是新神经回路的形成。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

海马体负责判断哪些短期记忆是否可以成为长期记忆。判断的标准是:是否在短时间内反复提及。长期记忆保存在大脑皮质中,所以重复学习可以提高记忆力。

那么重复,也需要用科学的节奏复习:

第1次复习:学习后的第2天

第2次复习:第1次复习1周后

第3次复习:第2次复习2周后

第4次复习:第3次复习1个月后

四、总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对大脑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明白了大脑是如何应对考试的。

有时候总是有意无意把“好无聊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相当于向世人宣告自己是一个无知的人。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目标,而是要做手边最具体的事情。设置一些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慢慢进步,对于人脑来说,这才是高效的学习方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