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不起,我再努力也为你买不起八百万的学区房。”也许有的家长会这么想。但我想说:“孩子,没关系,虽然我给你买不起八百万的学区房,但我可以给你比八百万更贵的良好家教。”
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对人一生的影响所占比重,家庭教育占90%,学校教育占8%,社会教育仅仅占2%。列宁的夫人、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克普普斯卡娅也曾说过:“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
所以良好的家教,才是孩子教育的重中之重,才是关乎孩子美好未来的关键因素。它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食粮, 也是孩子终身受益的隐形巨额财富。
1.
最近《爸爸去哪儿了5》热播,陈小春和应采儿的爱子小小春圈粉无数。大家都爱上了这个呆萌可爱、自信乐观、懂事善良又独立坚强的小暖男。于是有人说良好的家教来自于幸福美满的家庭。当然,一个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心中必然布满阳光与温暖,也必然对世界充满爱心。
节目第一站结束后很多人认为陈小春过分严厉。但我认为他严厉很有原则,他严厉是想让孩子成为一个讲原则,能适应,会独立,敢担当的人。在节目中有个选房子的环节,小小春独自选了房子,但一看到简陋的房子就后悔了。陈小春表示,没有办法,自己选择的就得自己承担,要学会担当与适应。还有一个环节需要找村长,别的孩子有爸爸护送,而陈小春却让孩子自己去找。小小春似毫不,畏惧二话不说就去了。陈小春说:“男孩子,不能只是宠,而不让他跌倒。”应采儿也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多读书,别人家孩子买玩具多,他家孩子买书多。有这样良好的家庭教育,小小春想不被别人喜欢都难。
无独有偶,这两天我的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说说令我再次感慨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
要知道我这个朋友和丈夫非常恩爱,两个人待人宽厚,遇事温和,对孩子也非常有耐心,孩子犯错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情商的家庭,自然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身上最耀眼的名牌,这样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到瞩目,受到欢迎。
最近给学生讲《傅雷家书两则》,再次被傅雷深深的舐犊之情和淳淳教诲所感动。傅雷是一位严父也是一名慈父。他曾教导傅聪说:“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第三做音乐家,第四做钢琴家。”他希望傅聪成为一个有赤子之心的人。从傅聪所取得的成就可观,他是遵循着父亲的淳淳教诲一步步成长的,最终成为一名有赤子之心的艺术家。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烙印式的,深入灵魂。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的催化剂,是一个人成才的助推器,是家长为孩子按上的一双五彩翅膀,带着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2.
谈到家教对孩子的影响之深,还有一个大家熟知的人不得不提,他就是胡适。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的母亲23岁成为寡妇,又在家中当后母,过得甚是艰辛。但她为人善良隐忍,待人宽容,品行刚正。她既是胡适的慈母又是“严父”,既注重孩子的学习,又注重孩子的品行;既把母爱倾注在孩子身上,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又要严格管教孩子,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正是母亲的教育对胡适影响巨大,正是母亲对他的爱与教育才让胡适成为一个好脾气,能宽恕人、体谅人的谦谦君子,成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史学家、文学家。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孩子的终身学府。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的取之不尽的财富,它令孩子无论身处何地精神富足,灵魂充盈,无论身陷何种困境都能安然处之,奋力逆袭。
但现在很多家长,根本没有真正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大影响。他们或把教育孩子的重任推给学校,或过多注重孩子的物质条件。有一次我闺女告诉我说她班有个小朋友,每天穿的衣服都是名牌,长得也很漂亮,但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她玩,因为她很霸道,爱炫耀、爱发脾气。正好,一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学,那个小朋友的妈妈也送她,小朋友确实打扮得像个公主。我家孩子和她打完招呼后,又礼貌地和她妈妈问好,但那个小朋友,只是和我家孩子说起话来,对我熟视无睹,家长只是一脸爱宠地看着孩子,也并没有提醒孩子和我打招呼的意识。送完孩子回来的路上,我和小朋友的妈妈闲聊了几句。她说:“我们家就这么一个孩子,虽然我们夫妻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但在孩子的投资上从来 不手软,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家里最好的,本来在开发区有房子,为了孩子上全市最好的小学,在市区花高价又买了一套。家长努力挣钱不给孩子花给谁花,不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嘛。”我本来想谈一下自己对孩子教育的看法,但分开的地点到了,和她又没有熟捻到可以拉了她推心置腹、长篇阔论。只能生生把话压下。
3.
德国诗人海涅说过:“我宁愿用一小杯真善美来组织一个美满的家庭,也不愿用几大船家具组织一个索然无味的家庭。”
只有无知的家长,才会把教育孩子的重任全推给学校,而不注重自己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只有愚昧的家长,才会只注重给孩子提供物质条件,而不知道给孩子的思想提供生长的肥料与沃土。
爱孩子是人的本能,而好好教导孩子才是最理智的爱。再贵的学区房,再好的学校,都比不上良好的家教;再多的物质财富,都多不过让孩子精神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