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欢看书,小时候接触到的课外书有限,兴趣点也有限,选择上没啥困难。上大学后,发现书的类目太多了,很多想看的书都没时间顾得上看。工作后眼界更宽了,想看的书也更多了,可业余时间更少,总是感觉读的书不够多。
分享两个故事给大家,一个是关于工具,帮助提升阅读力。一个是关于心态,帮助审视阅读的目的性。
kindle
2011年,上大学那会儿,kindle 还没进入中国,就买了它,价格比现在贵得多。当时购买的想法就是,有了这玩意,阅读效率能提升了好多,不说省下买纸质书的钱,多读书的收益都物有所值。
毕业的前两年里,买了不少纸质书。上下班,都会背个包,至少带上一本书,趁着通勤的时间,看上一会儿。纸质书太重,只会带上一本。工作的环境和心情也会影响你读书的选择性,但你不能随时换本书读。慢慢地,主要的阅读工具开始由纸质书向 kindle 转移。原先每年会看10多本书,最近的几年里,平的每年大概会读 30 本左右。kindle 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时间,提升了阅读量。
合适的效率工具能够都提升量的产出。
阅读心态
每年阅读 30 本,平均到每个月不到 3 本,不算多。尝试过几次突破这个数,两年都没实现。而我,希望自己的阅读量能有个提升。这个想法并不是为了追求量,主要是面临两个问题:
- 阅读的数量无法支撑对快速学习的需求。不像刚毕业,关注的内容垂直、有限。现在要关注的内容多,面宽,要阅读更多的内容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 阅读的效率及方法无法配合实践的需求。跟跑步一样,如果没有刻意的训练,注意方法的使用,就算跑得再多,想拿高分,还是不可能。
意识到上面的问题,是因为我在阅读质与量遇到瓶颈,我希望能改善这一点。当然,前提是保证阅读质量的情况下,避免阅读心态陷阱:贪多贪快。
老弟上网有个癖好,见到任何资源,觉得有用就下,电脑盘总是存得满满的。我问他,这些东西你都有时间看吗?他说,哪有时间哦,先存起来再说吧,说不定哪天就用上呗。
有天,老弟来我这里玩,突发感冒了,比较厉害,躺在床上休息。他的手机在旁边,放着经济学的音频。我知道他的想法,还是把它关了。过一会儿,回到房间,手机又在继续放着音频。我说,何必呢,本来就难受,这样放着,你也听不进去,跟没听是一样,不如好好休息吧。没事,你就放着,他虚弱地发出声。
这样我想起了网上有人发起号召,每天阅读一本书,读完后再用思维导图形式提炼书的中心结构。我是持质疑态度的。每天阅读一本书,用思维导图画出主题思想,时间上不太现实。每本书都画出导图,是努力的表现,但不是思考的表现。一年 365 天之后,能记起来的内容有多少?转化为自己的有多少?那阅读的再多意义在哪里?形式上的努力反而麻痹自己,看不到思维上的懒惰。
没有质,再多的量都没有意义。没有留存,再快都是耍流氓。不切实际地情况下,贪多贪快,《30天,xx从入门到专家》最后都变成《三个月,xx从开始到放弃》。
工具是用来提升效率的,不管是电子产品还是理论方法。要是阅读的心态不好,工具可能会变成形式追求。
当然,阅读是有方法的,从信息的筛选,提取,留存,运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改天,我会分享下在实践中的积累的阅读心得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