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仪。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秉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
品读
这一段主要交代了本故事起始于姑苏城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又交代了葫芦庙和甄士隐的情况。
这一段内除了字面意思之外,还有很丰富的信息值得细细品味,有以下几点:
一. 十里街:系谐音——势力。
仁清巷——人情。
脂砚斋在此处批注:这是作者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
二. 葫芦庙——糊涂,意为指出世上的事,不明不白的事儿居多。
说葫芦庙“窄狭”,喻意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平坦宽阔的大道让你走的,是说人生不易。
三. 甄士隐名费,脂砚斋在此批注了一个“废”字。但他却没有进一步说明喻意。
但是,周汝昌先生在他的《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注本》中,在脂砚斋的“废”字旁作了这样一条批注:李中庸说,君子之道废而隐。
应该是说像甄士隐这样一个君子品格,人品贵重的人,却遭遇了灭门祸事,旨在隐晦地抨击当时社会的荒唐无稽:品格高尚的人在当时社会是无用的,甚至会因为自己的高尚品德而害了自己的。
四. 这里交代甄士隐家和葫芦庙比邻而居,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