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玩手机的话题,很多家长会咨询怎么样让孩子放下手机,让孩子少玩一会儿,让孩子有节制的把自己的手机管理好。大家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是抱着一个心态和目的,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把手机放下,注意力焦点转移到学习上去,但是我们现在的家长变得很含蓄,什么事不直说,只问怎么样让孩子管理好好手机。
有一次杨老师问一个家长:他玩儿会手机能怎么样呢?她说:老师,不得了,如果玩的话,首先影响身体。还有呢?影响心情。影响谁的心情?影响我的心情。还有呢?会不会影响学习?会老师,这个肯定影响学习。那你直说就行了,你说玩手机会影响学习。你让他放下手机,是为了让他学习,是这样吗?妈妈说,老师这样说会不会显得我们太功利了,杨老师说:你就说你是不是这样想的,她说是,她说哪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呢?但是手机这个东西太害人了,我的孩子玩手机我说了几遍都不听,还跟我们顶嘴。
我们希望孩子学习好这个事儿并没有错,希望一个孩子,在社会语境的范畴内考一个好的分数考一个好的大学,我们很功利的去看这个问题,把它放到整个社会语境里边,家长也没有错,这个事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谈的,希望他好好学习,希望他不玩手机,这事儿能直说,跟孩子说学习,就只说学习的事,不用去绕弯,通过说手机的事来影射孩子,这样让孩子人很不舒服。
我们来探讨一下,孩子玩手机这个问题到底是个什么问题,我们怎么样有的放失去有效的帮助到孩子?
如果顺着我们很多家长的思路去去追问一下,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让孩子放下手机的方式有N多种,比如说,孩子九点下晚自习,九点十分到家,家长可以通过跟网络公司联系,让家里九点半断网,孩子正玩呢,网自己断了,孩子就很着急,没有办法。还有的家长会把孩子整到戒网瘾学校。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孩子把手机放下,但是问题解决了吗?控制孩子玩手机的行为是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
我们都知道,孩子玩手机这个行为给遏制了,但不代表孩子就会好好学习,不代表孩子就有向上向善的动力出来,我们真正要的是一个热情的,阳光的,主动进取的,自信的,有责任的,这样的孩子的状态。控制孩子的行为或者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作出不玩手机的行为,其实毫无价值,毫无意义。
我们真正要帮助孩子,到底在哪个层面上解决问题?孩子玩手机就是一个行为,你天天盯着行为,盯着他外在的表象,来看这个事,你永远看不出来,永远摸不透他到底要干什么?永远搞不明白是什么东西在影响和支配这个行为,这是我们在家庭里面,手机争夺战的一个困境,就是我们的注意力焦点,牢牢的盯着孩子的行为,我们的价值评判就是孩子玩手机就是不对,他如果不玩手机,不学习也不对,我们忽略了这个行为背后到底什么原因在影响他?
如果我们感兴趣,可以看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面有一个洞穴寓言,对柏拉图而言,现实界只是观念界的投影,我们感官中感觉到的现实事物都只是那火光映照在壁上搖晃的影子,只是“真实的摹本”。
我们看能不能在这个层面上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真正要面对干山克服的,是在观念世界里面一直在运作运行,在影响着孩子行为的东西,这才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敌人。柏拉图理想国里边那个洞穴寓言,其实就很生动的揭示了这个东西,我们真正被囚禁的,有一个看不见的,摸不着的观念世界。
这里面洞穴代表我们凭着过去的经验看到的影子,囚犯代表了把可感知的世界当做真实世界的普通人,我们把孩子的行为当做了真实的原因,所以用柏拉图的语言说,注定陷于黑暗一错再错的错误当中,无知幻觉,并且我们把这些影子问题当成真实的问题。
孩子玩手机,不是在物质世界里,我们看到的孩子的行为,是在观念世界里面投射出来的东西,如果有一个孩子跟你说,爸爸妈妈,我玩手机,是因为我无聊,在物质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无聊的人。无聊,不是说我们遇到的某个东西,而是你遇到了一个人,在这个人身上,你看到了他所代表的拥有的这种无聊,它看不见摸不着,存在观念世界或者精神世界里,人是物质人和精神人的统一体。
杨老师在十年前陪着孩子在网吧玩游戏,不管他们怎么白天黑夜的玩,通过观察他们玩,得到的结论是,没有一个孩子玩手机会上瘾,也没有一个孩子因为玩手机而快乐,他们要的都不是这些,这些不是他们的需求,
杨老师的儿子说:“爸爸,给你提供一个素材,通过多日的观察,我终于搞明白答案,那些没完没了的玩手机影响学习的原因是,身边都缺乏一个像你这么好玩的爸爸,所以他们才玩手机”,真的玩手机,不会让孩子上瘾,让孩子玩手机上瘾的,是身边缺少人,没有人陪他,最后他误以为手机是玩伴,把一个不会说话的,没有感情的机器当成了人,去消除无聊,其实一个人玩手机玩到最后,是无尽的空虚,无聊,孤独,寂寞。
那种缺爱的,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价值的孩子,心里边儿空虚孤独寂寞没意思,没有人陪伴,和人之间缺少情感互动,情感流动不起来,其实是把手机当成打发真正寂寞无聊的玩伴,手机真正代替的是人,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人需要人;像周国平说的,孤独是人之宿命,唯有爱和友谊能将之抚慰;像弗洛姆说的,人有一个动力就是逃避孤独。孩子什么苦都能吃,什么事都不是什么问题,让他扛不住的,像大山一样压到他身上的,是孤独的感受。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人,是父母有爱的陪伴,有情感的互动,孩子一个人玩儿,玩儿的是无尽的孤独,误以为手机可以代替人,结果越陷越深,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所以,我们真正面对的不是他的行为,而是行为背后的内容,行为背后的东西,当有人出现的时候,通过人的作用,和孩子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像杨老师说的,他喜欢打篮球,孩子们就喜欢打篮球,他喜欢钓鱼,孩子们就喜欢钓鱼。他喜欢读书,有很多孩子把自己家客厅,原来的电视换成了书架。为什么孩子会爱上杨老师的爱好呢?其实他需要的是这个人叫爱屋及乌。
玩手机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的行为,没多少意思和意义,而背后的内容千变万化,真正要去帮助孩子的,如何校正这个行为?行为背后传递什么式样的信息和内容?
我们多少家长吧一个普通的玩手机的行为,看成是坏孩子的行为,在很多父母眼里就是个极度的贬义词,孩子玩手机的背后捅射了很多信息和内容:
一,有些孩子玩手机就是模仿成年人,好奇;
二,天性使然,就是好玩,和孩子小时候玩玩具没任何区别;
三,为了交友需要,或者群体中的趋同,大家都在玩;
四,是一种生活方式,购物看作业查资料生活当中需要;
一二三四不用担心
五,如果这个孩子在家庭里面跟爸爸妈妈之间没有情感交流,家长除了说学习就无话可说,孩子从小到大,感觉到的是孤独,玩手机,是因为孤独没有办法和人友情互动,如果玩手机这个行为代表的是这个意思,这个是我们要真正担心的;
六,还有的孩子在现实生活当中极度的自卑没有自信,自我否定,在玩手机的时候能找到自我价值,投射的是孩子的价值感偏低,这种情况需要我们格外的关注。
七,还有的孩子玩手机,故意跟爸妈妈爸妈对抗。
总结一下最主要分三类
一,逃避孤独;
二,在现实生活中,自我价值低,从小不到认可,得不到正向关注,从小被挑毛病,挑剔,指责,批评。做对了,家长看不见,做错了,全能看见,孩子只有在网游的世界里,自己才是英雄;还有就是,孩子的情绪在现实世界里得不到发泄,在网游的世界里,他能够宣泄情绪。
三,还有的孩子在现实里,世界里交不到朋友,整个社会化遇到障碍,慢慢在群里中被边缘化,这个需要我们去关注。
如果我们家长能够透过物质世界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试着去理解他去懂他,百分之百(注意,杨老师说的是100%)的孩子都能把手机放下。
吉林延吉一个女孩,跟杨老师发信息说:虽然爸爸妈妈也在努力地改变,但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不是我需要的,他们看不到我的内心,看不到我的感受,他们也很脆弱,每次跟他们说,他们总是说再给我们点时间,甚至爸爸压根儿就不知道我在说什么,爸爸不知道怎么调节自己,我不敢说,也不敢说,因为爸爸有心脏病。
如果我们掌握以上的背景,我们回应的不是他物质世界里的对错,不是他行为的好坏对错,试着去理解他,这孩子到底在说啥。
杨老师给孩子这样回复:
一,你说的一句话我都能理解,特别理解你的这种感受,大家都有过不被人懂的经历,杨老师青少年时代也有过这种感受;
二,恐惧。爸爸妈妈害怕你委屈,害怕你受伤害害,害怕你孤独,恐惧绝对有能力让你爸妈看不到你的感受。
有一个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他说过一句话“害怕会让人失明”,你爸妈太恐惧了,所以他看不见你,看不见你的感受,看不见你的孤独,看不见你对他们爱的呼唤,
三,对过去错误教育行为的愧疚,把你主动邮向他们的情感一不小心关在门外。
一个高三的男孩,我一说什么,爸爸妈妈就说我们错了,全是我们的错啊!我跟爸妈说两句吵两句还没有顶撞,我的情绪还没表达,他们看到我脸色变了,就像小学生一样“我错了我错了”,我们不懂教育伤害了你。
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没有百分之百把事情做全做对的父母,也没有百分之百把是全做错的父母,过去做错了,一直觉得对孩子愧疚,你发现孩子主动靠近父母的情感就无法靠近你,就把他挡在门外。
杨老师给的回复:
我的观点是,你遇到的问题,是他们的有爱无力,无心伤害;他们遇到的问题,是挥之不去的恐惧和愧疚。如果你愿意的话把这个信听息发给爸爸妈妈看开个家庭会议,交流一下。你们是住在一个屋里而不相知的一家人。
杨老师说:我试着去回应的就是孩子在观念世界里面那个人的需要,我帮不了你,但我试着去懂你总行吧,其实孩子要的真的不多,也许爸爸妈妈一个懂得眼神就够了。
还有一个新乡的妈妈,给杨老师发了信息,给他说了好多话,说孩子关在屋里不出来,马上就要高考了,那女孩自己有情绪,玩手机,玩手机玩的没意思,想找杨老师聊聊。
杨老师回应的不是他物质世界里的行为,你说快高考了,在家里呆着对还是不对,老师不回应;在家里玩手机,对还是不对,杨老师也不回应;你跟妈妈在家里作,也不回应。
杨老师讲:我回应的是他这种感受,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他说我妈比我还焦虑紧张,我一看见他,整个人就不好了,我说我跟你同感,你妈给我打电话,我两个腿都是软的,你妈给我吓得心脏病都出来了,小孩噗嗤一声就笑了。他说,只有杨老师能懂他。
如果你能够回应到他观念世界里面精神世界里面,我说的是回应是正确的回应,哪怕是一个懂,孩子整个人都会不一样,他真正纠结的不是他外在物质世界,世俗生活里面这些东西,这个不是孩子遇到的困境,也不是家长遇到的困境,真正困住我们的就是柏拉图那个洞穴寓言里的那个洞穴。
如果能让孩子管理好手机,把孩子的成长动力学习动力给激发出来,杨老师经过十几年,总结了三条经验,也是博瑞智很多老师,许多人做成功的经验验:
第一个,有温度的陪伴。
作为陪伴者,一定在一个有爱的有情感的状态下陪伴,热情在正面语境下,与爱是一个意思;这种有温度的陪伴,能缓解孩子的饥饿感,他需要人,更需要人身上的情感,更需要人身上的温度;
第二个,去评判的沟通。
孩子所有行为先别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去衡量,我们不当法官,只说这个事就行了,这是家长的一项修炼,聊学习,就说学习,就像他说,妈妈,今天我不想写作业了,你就不说不想写作业对还是错;孩子说不想上学了,家长说你不想上学,肯定有你自己的难处和苦衷,你有什么需要爸妈帮忙的,你跟爸妈开口说,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愿意为你全力以赴的人,我们是永远陪伴你左右的人,我们有啥事可以聊,但是如果你不想说,我们会尊重你的感受,我们唯有的就是心疼和理解;
第三个,无条件的欣赏。
杨老师,在站到家训营的讲台上的时候,遇到了很大障碍,我凭啥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讲课,内心恐惧胆怯,一直在找一个支撑,张飞亮老师一直在鼓励我,后来回家之后,儿子说,爸爸,你看董博士长得像真理,张飞亮老师风趣幽默长得像智慧,你比真理和智慧长的都帅,你上去讲课,不用害怕。
对应上面几条:
第一个是爱,第二个是整体的接纳,第三个是欣赏
以上回应的都是孩子在精神世界里遇到的困扰,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个能学好故意不学好的学生,只有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孩子,孩子的困难往往在精神世界里,不在物质这物质世界里,我们往往在物质世界里用劲,我们不在一个空间里面,不在一个层面,去解决问题这个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孩子要的都是我们给不了的,孩子痛苦,无助,我们无能为力,一,我们没有在一个层面上解决问题;二,我们事没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