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的齐国君曾带人去鲁国学礼,孔子也是出生于鲁国,为什么鲁国的礼乐会那么厉害?因为鲁国是唯一得到天子礼乐的诸侯国。
周公是周武王的四弟,武王临终时委政于他,于是他当了摄政王,平叛、制礼、劝谏成王,完备政府机构,为周朝的执政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公临死地说:“死后一定要把我葬在成周,用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表示谦让,把周公葬在毕邑,随文王安葬,以此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为他的臣子。
周公死的当年,秋天尚未收获,发生了风灾(可能是龙卷风),电闪雷鸣、庄稼倒伏,大树也连根拔起,朝中上下大为恐慌。成王和大夫们穿起礼服以打开图书馆寻找解决之道,发现了记录武王生病时,周公愿意代替武王去死的文书,成王手捧简书,哭着说:“从今以后恐怕再也没有这样虔诚的占卜了。以前周公为王室辛勤劳苦,我这个幼年小子来不及知道。现在上天显示了威严,来表彰周公的德行,我要亲自去迎神,按我国的礼仪,也应该这样做。”
成王于是出城举行郊天之礼,天就下起雨来,风向也倒转了,倒下的稻禾又都挺起来。姜太公、周召公吩咐都城内的人民,凡是被刮倒的大树所压着的稻禾,全都把树扶起,再拾起稻穗。于是这一年得到大丰收。从此成王命鲁国的国君可以举行郊祭并祭祀文王。
鲁国所以有了天子的礼乐,用来褒扬周公恩德。
当初周公的儿子伯禽代替父亲到封地鲁国去,三年以后才向周公报告鲁国的政务。周公问他为什么这样迟缓呢?伯禽说:“我到鲁国后,即着手改变那里的风俗,变革那里的礼制,丧事要过三年才能除服,因此迟缓。”改风俗、推礼制,所以鲁国的礼乐基础浓厚。
同时期姜太公受封到齐国,他仅用了五个月就向周公报告政务,周公问他为什么会这么快呢?太公说:“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礼节,顺从了当地的风俗,所以处理政务速度快。”
周公后来感叹:“唉!鲁国将来定要北面臣服于齐国了!为政如果不简便易行,人民就不肯亲近;为政简便易行而亲近人民,人民就一定会归附。”
二千多年前的周公就知道精兵简政的道理,制造繁琐的行政手续来管理,就会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周公真是睿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才认识到这个道理,开始着手实施简化行政手续,方便市民办事。办证中心,市民中心,网上办证中心,才推广起来,不用再跑多个部门,盖上无数的章,避免公文在各部门间来回扯皮。现在市民办事通常只要进一扇门,几个小时,或者几个工作日就可以办完全部手续。
周公设置的周礼,对当时的社会秩序的管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些礼乐至今还在起作用。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礼制,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到了战国时期有就已经是礼崩乐坏了,废王政,行霸政,固守周礼反而成了不合时宜的迂腐之举。